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名家专栏 /李后强

丘区乡村振兴“荣县道”

发布:2019/04/21 22:46  作者:李后强  编辑:卢锦根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四川丘陵地区具有面积大、困难多的特征,被称为“瘟疹”“疑难症”。丘区是四川四大类区(平原、丘陵、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区县个数最多、人口最多的类区。四川丘区有68个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37.6%,人口有5318.4万人、占了全省总人口的59.9%,幅员面积8.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8.2%,GDP也超过全省半壁江山。从人口、土地和经济的份额来看,丘陵地区在四川省经济发展全局中都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直接关系到四川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加快推动丘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贯彻落实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演讲11.webp.jpg

一、丘区衰退:四川乡村振兴的制约瓶颈

相较于全省其他地区而言,丘区乡村振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挑战性。其关键难题是缺资源、缺资金、缺人才、缺环境容量,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丘区乡村要素非农化严重。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由乡到城的全面单向转移加大了丘区乡村振兴的难度。从土地要素来看,城市化占用和破坏了肥沃的耕地,损害了农业未来生产能力;从劳动力要素来看,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城市工业,农村的地谁来种的问题亟待破解;从资本要素来看,农村金融抑制问题依然存在,农业发展仍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投入,农民以及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能力有限,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程度仍然不足。

二是丘区乡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四川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1181.9万人,占人口总量的14.17%,超过14%的国际通行划分标准,表明四川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据调查,四川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达到54.2岁,在劳务输出重点区域的丘区,这一现象则更为突出。丘区人口老龄化推高了农业人工成本,促使农村家庭由多种经营向单一经营转变,引致商品经济向自给经济倒退,农业兼业化和粗放化不断发展。另外,劳动力老龄化既限制了农业技能培训的效果,拉低了农业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又阻碍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限制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三是丘区乡村“空心化”严重。近年来,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农村住房大量空置、农村公共服务有效需求显著降低、乡村社会治理水平下降、部分自然村落出现总体性的衰败甚至消亡。据调查,农村举家外迁率达26.0%,超过三成的流动人口全年平均回乡不足2次。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因农村人口减少造成部分村庄衰落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趋势,但如果不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加以引导而任由空心化无限制地恶性扩展,这将对农村和城市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空心化与乡村老龄化、妇孺化问题相互交织,将加大“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的实现难度。

四是丘区乡村生态环境压力大。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生态问题在农业农村领域尤为严重。粗放式生产的农业废弃物和投入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压力。农业废弃物的污染,如农膜弃置田间直接危害土壤肥力、秸秆焚烧造成空气污染、规模化养殖业发展带来的农村面源污染风险;农业投入品污染,如化肥、农药的使用直接进入水体和土壤,造成农村水源污染、土壤板结等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如对洗衣粉、消毒液等化工产品的处理能力不足和处理方法缺失,导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沟渠、河道,造成严重的水体和耕地污染。

二、“荣县道”:丘区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

《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道,就是道理、道路、道德,就是规律、路径、精神。荣县古称建昌道。“荣县道”就是指荣县作为丘陵地区,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采取的战略、方式及其取得的科学经验的总称,其根本特征是利用地下资源发展地上产业,走出工业与农业、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绿色之路。

荣县地貌以丘陵为主,由丘陵、低山、平坝及沟谷组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多介于350米~450米之间。荣县拥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境内已探明原煤、页岩气等非金属矿产13种,现有矿产地111处,页岩气储量达5000亿立方米,原煤3.7亿吨,高岭石粘土4亿吨,有56亿吨岩盐,400亿立方米天然气,24亿吨优质石灰石。依托丰富的地下资源优势,荣县加快推进深度开发盐、陶瓷、食品药品、页岩气、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产业发展带动了荣县农业农村的发展,不仅能为农民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还为本地农产品创造了新的市场,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了乡村振兴。当前,荣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稳步推进,是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中国好粮油”四川行动示范县、四川省十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示范基地,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18个,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有力开展,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93%,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

荣县作为全省唯一国家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扩权强县试点县和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清晰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认识历史,牢记初心再出发。荣县是光荣之县、荣耀之县。自西周时,荣公封国于此,荣县已有3000余年历史。辛亥革命前夕,荣县成为第一个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县,为辛亥革命在全国起义拉开了序幕。改革开放以来,荣县始终把社会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如今,在全国实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荣县要把作为全国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牌子用好,这块金字招牌既是全国、全省赋予荣县的珍贵荣誉,更是推动荣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荣县应努力建成长江上游丘区乡村振兴发展的样板,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丘区乡村振兴发展新道路,让荣县成为全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丘区典范。

第二,认识资源,突出重点再创业。资源概念是变化的,与认识能力和水平密切相关。有潜在资源、显性资源,眼前资源、未来资源。荣县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物产,有亚洲最大的黑卤盐矿床—威西岩盐矿床,其产黑卤是世界公认最好制盐卤水;拥有龙都香茗、绿茗春、春兰香等知名茶品,福选9号、茗山白毫131等10种优质茶种植面积达17万亩;此外,作为四川省农产品主产区,荣县还盛产蔬菜、生猪、山羊、柑桔、茶叶、油茶等。丰富的原材料和自然资源为荣县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成为荣县发展工业的巨大支撑。目前,荣县已初步形成以制盐、土陶、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为支柱产业的产业集群。这得益于荣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原材料,相比于其他丘区县,丰富的资源种类的产量使荣县更有竞争和发展优势。荣县要利用好这些优势,不断促进蔬菜、水果、茶叶、油茶等特色农业,制盐、土陶、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工业,以及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认识市场,精准定位再攀高。荣县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把握国际国内、省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准确分析市场需求,捕捉市场风向标,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产品生产。工业发展必须走绿色工业、生态工业之路,要改变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加快实施以促进节能减排、绿色经济、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绿色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生产工厂要做到闭合运行,实现对废弃物的综合循环利用。要以绿色工业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克服工农业隔离发展现状,使工业和农业协同发展。要使原煤转向原料、石土资源转向文创资源、食品用盐转向康养用盐、燃料天然气转向化工天然气,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增加对清洁能源的使用。要注重页岩气的开发开采和本地利用,提高开采技术,开采过程中要防止地质结构变化,避免地层沉陷和对地下水的污染。要打造文化旅游名县,积极推动打造以乐山弥勒大佛、荣县如来大佛、宜宾燃灯古佛为节点的佛文化精品旅游环线。加快实施“玉章故里·漫画小镇”“如来福城”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挖掘转化农民漫画、荣州蝶画、盐陶、竹编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文创产品产业化,扩大荣县文旅品牌影响力。

第四,认识区位,提升能级再开放。荣县地处成渝经济圈腹心地带,毗邻内江、宜宾、乐山、眉山等市,“五市结合部”,距成都市区150公里、重庆市区200公里,是川南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是四川南向、东向开放的节点城市。未来,随着成宜高速、雅眉乐自高铁等工程的建成使用,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将开启荣县进入成渝1小时交通圈的新时代。优越的地理区位,发达的交通网络,使得荣县的发展与国内外市场变化密切相关,荣县要把对外开放发展经济放在首位,提升自身的开放能级和开放水平。要对接成渝城市群发展战略,整合自身要素,用活周边资源,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要树立天下资源为我所用的理念、树立世上无难事的理念、树立缺钱才有动力的理念、树立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用全球思维来看待和环抱全球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和产品,善于运用后发优势,通过“请进来”突破区域界限引进资本和人力资源。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增强荣县的吸引力,把县城打造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品、旅游产品。

111.jpg

                      (李后强调研荣县产业发展)

     

  历史的荣县很光荣,今天的荣县更灿烂。荣县要以建成四川丘陵生态经济强县为发展目标,为丘区乡村振兴闯出一条光荣之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荣县是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将大力支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荣县研究所”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研教学基地”建设,不遗余力地为荣县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本文系作者2019年4月21日在“丘区乡村振兴学术峰会”上的主旨报告)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