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5年第3期

【谈发展】久久为功 推进荣县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发布:2025/03/07 10:22  作者:赵磊 中共荣县县委书记 、县长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5年3月  阅读量:

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常学常新、深研深悟的长期过程,要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持续深入学、联系实际悟,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精神要义,更好推动思想跟进、工作落实。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

扛牢生态文明建设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从荣县情况来看,一方面,要在肯定成绩中乘势而进。近年来,荣县统筹推进“三水共治”,重点流域断面、水库水质稳定达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达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施农业农村部柑橘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省级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等项目,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深入开展烧结砖瓦行业提升整治行动,引进全省首条全自动隧道窑、无尘化清洁化茶叶加工生产线等技术,工业低碳排放加速落实。另一方面,要在正视差距中加压推进。在产业转型上,水泥、砖瓦、陶瓷等传统制造业占比大,耗能低、污染小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引进难、占比小,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阶段性矛盾突出。在污染治理上,河流综合治理难度大,农业面源污染仍存在风险,工业企业深度治理进展缓慢,禁燃禁烧管控治理难。因此,松劲泄气的风险不容忽视,历史欠账的差距不容回避,任务艰巨的压力不容小觑,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担当,有效统筹产业转型、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以环保督察为契机

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制度创新和重大改革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硬招实招和制度保障。

对荣县来说,要抓好第三轮央督涉及问题整改,不折不扣落实重大政治任务。一是质量要高,不能降格以求。坚决杜绝“过关”思想、“松劲”心态,继续高度重视央督移交信访件办理工作,用整改成效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对小井沟岸线建筑垃圾倾倒等已完成整改但还是被投诉举报的问题,做细情况研究和群众解释工作;对新桥镇垃圾收运等类似信访问题,认真对待,搞清群众诉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二是运转要快,不能久拖不决。加强统筹调度、高效运转、高效督办,确保问题整改落实既快又稳。对观山镇煤场运输车辆带泥上路等易整改问题,立行立改;对来牟镇养猪场等解决起来有一定困难的问题,专项督导推进;对乐德镇石牛机砖厂异味等长期遗留问题,明确攻坚方向、时间节点,保证有效解决。三是成效要实,不能大而化之。在抓好问题整改的基础上,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做到整改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堵塞一批漏洞,以制度建设固化整改成果,严防老问题反弹,杜绝新问题滋生。畅通群众沟通交流渠道,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事“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办”,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取信于民。

以系统治理为重点

全面优化提升环境质量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体系,以“十个坚持”“五个重大关系”等重要要求全面擘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对荣县来说,要深刻认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深刻把握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当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一是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翻身仗。加强PM2.5、PM10管控,严控冬季大气污染,努力提升优良天数。抓实工业管控,加快推进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持续推进工业涂装行业低VOCs原辅材料替代。强化面源管控,紧盯露天禁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有效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抓细常态管控,落实汽修行业错峰作业,探索重型柴油车远端分流。二是确保流域考核断面稳定达标。做好截污控源,提速推进雨污分流、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雨污水直排入河现象。严格沿岸管控,盯牢河流源头及沿岸水产养殖,加强技术指导,逐步改善水产养殖水质。抓好岸下管控,持续推动河湖长制走深走实,系统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扎实开展“清河”行动,动态清理河流漂浮物。三是筑牢土壤生态环境安全基底。抓实矿山生态修复,强化增植复绿,确保矿山治理经得起考验,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加速推动荣县浮萍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做好“无废城市”建设,加强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确保受污染耕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市下目标任务。四是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培育,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生态产业。加速充电设施建设,推动城区公交车等多领域电动替代,加快光伏、风电、页岩气等新能源项目落地开工,实现产业结构、运输结构、能源结构显著优化,绿色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

以深化改革为抓手

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质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努力方向和重点任务。对荣县来说,作为生态宜居区、全市的“水塔”,要扛牢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以改革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好山水、好生态、好资源成为荣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优势。一是做深“固本”文章。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化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探索河湖长制等“多长合一”的综合监管模式,完善节水管理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国社合作造林改革。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体系,围绕旭水河叶家滩重点流域打造“一控两减三基本”示范点,争创“省级生态示范县”。二是做深“提质”文章。既要抓好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进一步健全项目环境准入清单等。又要探索自下而上的改革,抓好省级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试点,推进基层履职“三项清单”建设,明确工作内容、流程、责任,理清权责界限,不断提升治理效能。三是做深“转化”文章。把握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绿色作为产业发展的底色和本色,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EOD模式创新,探索水源地、生态区等不同区域差异化发展方式,推进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衍生制品、废弃矿山经济林生态置换、生态果蔬畜牧、风光新能源、水源地生态观光等绿色产业,加快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增加群众收入。(作者:中共荣县县委书记 、县长赵磊 )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