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4年第1期

【县域金融】县域特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思考——以四川省蓬溪县为例

发布:2024/01/05 17:07  作者:陈敏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4年1月刊  阅读量:

[摘要]  县域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战场,未来一段时间,“三农”领域必将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是县域金融机构面临的重大机遇。如何把握银政合作机会,以特色金融匹配特色乡村振兴方案,把乡村振兴和金融机构自身发展有效结合,最终形成同频共振的共赢局面,成为县域金融机构亟须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四川省蓬溪县为背景,以农商银行为主视角进行思考,对县域特色金融发展进行探索,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特色金融;数字化转型;金融创新

[作者单位]  蓬溪农商银行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是县域乡村振兴推进的活力和生命力,也是可以持久挖掘的无形资源和宝贵财富。金融机构应该提前解读好各级政策,围绕乡村特色,突出特色带来的效益,处理好各种关系,把特色金融服务做好、做深、做透。将自身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充分融合,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引领特色金融服务持续稳定发展。

 

县域特色金融发展机遇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县,近年来,蓬溪县确定了12345”乡村振兴工作思路,锚定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一个目标”,实施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两大步骤”,突出城乡环境变美、主导产业变大、基础设施变好、公共服务变优、基层组织变强“五大变化”。按照“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的要求,着力打造要素合理流动、三产融合发展、产业链条完整的高能级现代乡村经济体系。对县域金融机构来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其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因此,探索特色金融服务,满足新领域的各类金融需求,是县域金融机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掌握主动竞争的必然选择。

 

县域特色金融发展的难点和重点

 

把握特色和要素的关系。一是把握特色和效益的关系。金融机构毕竟是经营性的企业,是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地实现普惠,但推行普惠的落脚点主要还是为了占领客群。所以,特色金融发展必须具备足够的市场吸引力和盈利点,要以效益性作为前提。二是把握特色和推广的关系。当前金融机构在很多领域开展了特色金融服务试点,并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对特色试点进行升级丰富,提炼经验,但真正进行全面推广还不现实,一方面特色金融服务的对象相对有限,试点服务应用不高。另一方面特色推广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金融机构在不确定前景是否有利的情况下,不可能盲目推广。三是把握特色和传统的关系。当前,县域金融机构涉及的业务还是以传统业务为主,即使很多业务已经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但客群总体需求变化不大,特色需求占比有限。金融机构在研究服务提升时,是从客群实际需求出发的,在投入面前,肯定是向客群的主要需求方面倾斜,也就是说,县域金融机构围绕传统业务创新投入推广还是主要方向,对特色金融服务的开发投入是有限的,至少不可能全面推出特色服务而忽略传统业务发展。四是把握特色和风险的关系。金融机构是经营风险的,在推广特色服务时,不得不提到风险控制这个话题。探索金融特色服务,其实是一种金融创新行为,一定程度上会突破现有的制度限制和约束,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未知可能,就是风险(如放大信用额度,免担保竞争客户,现有公职人员信用额度不断调高等)。所以,金融机构在推广特色金融时不能盲目创新,还需同步把控风险,需要及时更新完善各类风险机制。

 

抓住特色创新的关键。一是特色金融服务要体现持续性。特色金融服务不能只是一种现象,而要成为一种新生的,且必须长期存在的物种。特色服务是根据客群特色需求出现的,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以期与特色需求更加契合,从长远上看,当特色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特色金融服务将直接转变成常规金融服务,成为客群日常需求不可或缺的部分。二是特色金融服务要体现同步性。特色金融服务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群体拥有特殊需求时产生的,伴随着客群需求的变化,金融服务也应做出变化迎合客群喜好。因此,金融机构要把握特色金融服务的推进节奏,要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需求变化及时跟进完善升级。特色金融服务要适应乡村振兴的推进节奏,促进县域金融与乡村振兴的同步健康发展。三是特色金融服务要体现全局性。特色金融服务不是简单的创新尝试行为,而是一定形势下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必然。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出特色金融服务,是政策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金融机构推广特色金融要跳出传统范畴,服务国之大者,跟政策紧密挂钩。如围绕生态振兴,推广绿色信贷模式;围绕乡村治理,推广村组农民社区特色金融服务;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推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贷款,为种植大户增信等等。四是特色金融服务要体现前瞻性。推广特色金融服务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要前瞻性地研究市场,预判市场。根据准确的市场预判创新产品服务,用以检验市场预判的准确性。五是特色金融服务要体现效益性。金融服务是一种市场行为,要追求效益性,这里的效益不单单是指银行盈利,更多的还是提供特色服务促成银行和客户的双赢。所以,在设计特色金融服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服务的效益性,稳定效益是特色服务诞生、完善并长期存在的根本理由。六是特色金融服务要体现时代性。随着线下服务逐项向线上转移,客户金融消费习惯变化很快,推出特色金融服务要与时代同步,要以科技赋能提升金融体验,满足客群对效率、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客户金融消费习惯。融入客群工作和生活。自助机具、自助站点代替传统人工服务本身就是一种特色服务的体现。当前,县域便民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的服务范畴,也是和现代消费习惯相匹配的(电子银行、通讯、电商、便捷生活服务),下沉式金融服务属于离行服务范畴,传统生产工具和服务形式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而需要运用科技工具来替代进行信息采集、录入和维护,最后以大数据形式成为新生产要素。

 

县域特色金融发展建议

 

践行普惠,打造特色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是推动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的唯一出路。县域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本身源自本土、长于本土,肩负服务本土、回报本土的使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区位优势。县域金融机构要深耕普惠金融赛道、强化支农支小主业,坚定不移做小、做散、做优,做出特色。要以客群身边的服务站点为物理平台,依据自身优势,将业务持之以恒向更深处下沉、冲更末端发力、朝更宽处拓展。要用好用活政策工具,坚持为辖内客群减费让利,以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星火,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起风燎原。

 

科技兴行,发挥特色科技效应。当前,我们已身处数字经济时代,但科技仍是第一生产力,数字化转型仍是县域金融机构推行特色金融的主要方向。特色金融必须有科技作为支撑,能够及时跟上客群科技消费习惯的变化,要以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步匹配相关场景和渠道。县域金融机构把科技赋能作为本行发展的头等大事,面向用户和市场,举全行之力,运用科技赋能改变经营策略,创新营销方式,梳理业务流程,更新既有机制,深化科技与数据、业务、管理和文化的融合,充分发挥科技的赋能效应。

 

拓宽渠道,打造特色金融场景。场景建设与群众息息相关,能够为客群带去便捷,金融机构要在水电气费、社保、教育、医疗等各类生活场景配套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把已开通的应用场景尽可能拓宽应用到客户的生产生活领域,改变客户的金融消费习惯,同时,金融机构还要加强市场调研,围绕乡村治理、创新创业、便民缴费服务等需求,继续创新并开通新的应用场景,做实泛金融业务。如:辖内建行整合乡村集体经济收入、运行维护经费等资金,打通“智慧村务”系统“建行生活”平台等。

 

协调发展,坚定特色共生理念。金融机构银行不但要谋定自身发展,还需兼具长远眼光,带动和帮助辖内客户一起成长。一方面要加强客户培育,选好培育对象,用好用活金融政策,减轻客户创业或经营难度;另一方面要动态关注客户发展,给予意见建议,做好前期授信,保障客户资金需求能及时到位。另外,还要与客户建立起相辅相成的联系,要把传统供需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共生共荣。

 

看清形势,转变特色经营思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客户金融消费模式和金融供给发生变化,金融机构要及时转变经营思维,去除陈旧观念,从“坐商”变成“行商”,从传统受理客户需求,向主动营销并匹配客户需求方向转变。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坐商“我能为你做什么”的理念,变成行商“请让我为你办好”的理念,要让服务质量和办结效率成为客户的首选理由;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以找准客户需求,满足客群需求为出发点,整合营销手段和营销工具,进行匹配式的精准营销,提供上门服务、专属服务和限时办结服务提升竞争力。

 

以客为尊,丰富特色服务模式。客户的广度、深度和黏度决定了金融机构发展的高度和厚度。金融机构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提升金融机构员工的综合能力,围绕客户创新产品、改进服务。一是要在客户日常接触的生活工作领域提升金融特色服务的存在感,要把特色服务融入客户的生活圈、工作圈、消费圈。二是要创新服务模式,保持更新频率,用以满足客群日益变化的金融需求,让客户始终能够在选择时成为最优选项。三是要保持客户关注,尊重客户喜好,主动创新服务产品模式,改善服务环境,以彰显人性化的温馨服务提升客户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金融需要,打响金融机构各自的品牌。

 

常态交流,完善特色维护机制。金融机构与客群关系的维护,必须由传统的业务办理单纯维系转变为常态交流沟通维护。金融机构要下沉服务到社区、村组,建立长效走访机制,实行网格化金融服务,把金融从业人员融入网格,以走访服务与客群建立密切联系和信任。金融机构还需建立在线维护机制,充分运用流行的互联网通信工具,适时在线互动,引导客群采用在线解决方案,满足自身需求。

 

优化布局,建好特色服务站点。网点布局要根据撤乡并镇改革进行调整,要根据人口、经济重心偏移对网点资源重新整合。综合网点和自助服务网点要形成互补,要探索金融和非金融服务的融合,在适当位置布放一站式泛金融服务站点,站点要发挥实际作用,为客群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支行综合治理,增强金融科技赋能,线上线下金融融合,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网点特色服务能力。

 

合规治行,建立特色企业文化。合规是金融机构的安身立命之本、生存发展之基。金融机构要坚定不移走合规经营之路,牢守风险底线、安全红线。要加强合规教育,坚持合规学习,倡导全员合规,自上而下养成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建立人人合规的良好氛围,沉淀特色企业文化,涵养员工品德操守,规避违规违制风险。要以特色企业文化为窗口,建立合规文化交流机制,走出去、引进来,持续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内控合规长效机制,持续推动风险管理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