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3年第10期

【县域金融·理论】现代货币理论的适用性及启示

发布:2023/10/07 12:30  作者:马婉娜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3年第10期  阅读量:

[摘要]  自新冠疫情发生后,世界各国财政支出和债务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财政支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财政赤字货币化再一次成为经济政策的讨论对象。在当今社会,政策是否有效成为学术界争议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现代货币理论(MMT),颠覆和改变了主流货币理论的基本框架,它实行就业保障计划,提倡通过货币融资来实现财政赤字。本文通过现代货币理论与传统主流经济学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现代货币理论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几点启示:一是学习现代货币理论中通过财政政策改善就业现状,优化收入分配机制。二是应当慎重选择经济政策组合,货币理论和政策设计必须考虑国情,既要具有调节宏观经济的功能,又要保障社会安全,最终达到缩小贫富差距的效果。

[关键词]  现代货币理论;传统经济学;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所依靠的理论工具和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何种经济理论来指导财政货币运行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讨论。

 

现代货币理论是一种非主流经济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流行。现代货币理论主张“功能财政”,即政府支出应以稳定价格、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收支平衡不应是政府支出时要考虑的约束条件,预算收支不平衡甚至政府财政赤字才是经济发展的常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货币理论逐渐在指导宏观政策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和肯定。

 

现代货币理论的内涵和观点

 

现代货币理论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货币理论逐渐兴起,它是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协调配合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逻辑上的一致性,支持财政赤字可以由货币融资来解决,最终目标是实现就业保障计划。现代货币理论由货币起源、财政赤字货币化以及就业保障计划这三部分构成。在现代货币理论的逻辑链条中,财政赤字是手段,货币国定论是指导行动的理论,二者共同保障就业计划的实现。这是现代货币理论最重要的特征,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了不同于主流宏观经济学构建的分析框架。

 

现代货币理论的货币观点。现代货币理论认为,“现代货币”起源于公共部门的制度创设,它是一种债务,而且是由国家发行的,人们可以用这种货币来缴纳税款、罚款以及日常的费用支出。因此,人们普遍愿意承担政府的这种债务。而政府实行税收的目的是促进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并不是为政府支出提供资金。因此,在外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主权货币不存在名义预算约束,政府大规模借入本币债务不会导致政府破产。

 

现代货币理论与财政赤字货币化。现代货币理论认为,政府财政赤字在理论制度上不存在约束,在技术层面上没有上限,在现实层面也没有面临经济承受能力和资源承载力等方面的约束。现代货币理论进而主张政府发行的债务由中央银行直接购买赎回,即使用“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方法。财政赤字货币化是中央银行买入国债,然后将其转化为货币。但是现代货币理论认为,政府并不是依靠征收税款和发行国债来获取融资。现代货币理论也不是倡导进行无限制的支出,它认识到通货膨胀的风险,并且考虑了国家的环境、资源和生产能力,在制订政府支出时实行因地制宜的计划。

 

现代货币理论主张实行就业保障计划。现代货币理论将财政政策作为主手段,将实现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的政策目标。现代货币理论的就业保障计划认为,政府应该为有工作倾向且能够工作的公民提供就业的机会,并制定基本工资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在经济复苏时提供大量劳动力抑制涨薪,在经济萧条时提供工作岗位且保障最低薪资,以此来保障就业计划从而有效缓冲经济波动。

 

传统主流经济学

与现代货币理论对比分析

 

“功能财政”与“平衡财政”的区别。传统的货币理论认为,财政政策是一种以现有收入来考虑支出为原则的政策,即主张“平衡财政”。而现代货币理论则强调“功能财政”,认为政府财政不同于家庭财政,应该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考虑收支,根据经济运行的繁荣程度或者萧条状态决定政府开支多少。因此,按照现代货币理论,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财政应追求平衡或者盈余,反之,经济如果进入萧条时期,政府则应该扩大支出或赤字以改善经济。

 

对政府财政赤字的讨论。在对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大讨论中,支持者为了进行财政赤字货币化认为央行不应该保持独立;反对者则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是一个原则性问题,不应该为了财政赤字货币化而破坏原有的制度框架。学者何增平、贾根良在对现代货币理论误读的概念一文中提到: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门相互协调的能力基本上已经能够保证财政支出的顺利进行。我国学者贾根良、兰无双也认为政府赤字开支挤入了私人投资有利于国民收入提高,且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但传统主流经济学却并不认同这种看法,传统主流经济学派认为政府债务货币化会超出实际货币需求量,这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上的资产价格泡沫,从而造成金融危机。

 

对就业保障计划能否增加社会净财富的讨论。现代货币理论最鲜明的政策主张就是实施就业保障计划,即政府有义务为有工作倾向且能够工作的公民提供工作机会,即使在经济萧条时期也能实现充分就业。而现代货币理论的批评者则认为,就业保障计划只考虑到了解决失业问题,而没有解决怎样进行有效资源配置和生产,因此,在社会财富创造方面并没有达到高效率水平。即使社会总需求扩张了,也不一定能同时带来总供给的同比增加,还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

 

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性的认识。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各自有效性的认识,首先体现在政府开支与财政政策之间究竟是存在挤入效应还是挤出效应,传统主流宏观经济学普遍认为,经济繁荣时期,政府扩大赤字开支是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导致利率上升,进而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而现代货币理论则认为,相比于挤出效应,私人部门投资和消费决策对利率调整不敏感,挤入效应存在的几率更高,政府扩大开支会造成利率下降,从而会刺激私人部门的投资,带来经济增长的趋势。

 

其次是对二者哪个更有效的争论。传统主流经济学认为,财政赤字带来的货币不能及时满足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将会面临信息不充分问题和公共选择的问题,因此通过赤字支出来刺激经济不一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现代货币理论则认为,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数量是由很多经济变量影响的,利率只是影响因素之一,央行虽然能调整利率,但无法控制货币数量。并且最重要的是,当前经济问题的核心不是货币数量问题,而是当前经济处于增长疲软时期,企业贷款需求不足,因此,货币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长期利率,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从现代货币理论看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空间相对充足。发达经济体推行财政赤字货币化暗含两个重要前提:其一,货币政策长期处于流动性陷阱中,导致资金无法有效传递;其二,公共财政资源储备总量无法应对未来的财政支出。在我国,一方面货币政策传递比较顺畅,有效性逐渐提高。根据央行报告,2022年一季度央行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再贷款等工具释放长期流动性资金约5300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8.3万亿元,并且指出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做好跨周期调节,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对于受疫情影响而资金不足的中小微企业和有资金困难的产业,要利用各项金融政策措施帮助其恢复。另一方面,我国的政府债务率和财政赤字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22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赤字率3.2%以及实际赤字率相比,均有所下降。赤字率是否上3%,更多因为疫情,而非表征逆周期政策力度。

 

疫情后我国经济恢复的确定性较强。2022年,国内疫情反复,外部又受到国际不稳定环境影响,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波动,经济发展受阻。但是随着疫情结束,我国恢复常态化防控后,2023年我国经济正逐渐趋于稳定恢复发展。而今年财政赤字率重新回归3%,这并不意味着逆周期政策力度缩减,更多意味着疫情等非经济原因逐步消退之后财政部重回3%的“赤字纪律”,同时释放了我国经济和财政运行稳健的信号,以提振市场信心。从宏观经济形势看,我国尚未面对如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需求对财政扩张的严峻挑战,并不具备实施赤字货币化的必要性。

 

现代货币理论

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启示

 

更加关注收入分配现状。现代货币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学流派的理论之一,虽然不同于传统主流经济学,但其同样是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为目标。由此,现代货币理论对社会收入分配现状进行了关注,特别是低收入人群。从收入分配看,现代货币理论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去保障就业,实现“最后雇主”的兜底计划,最终能够在总体上缩小贫富差距。近年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也采取了扩大财政支出、提供就业岗位、降低利率等积极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减轻了对低收入人群的经济压力,使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得到缓解。由此看来,现代货币理论中对于收入分配的关注已经纳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

 

慎重选择经济政策组合。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大形势下,受国际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我国在选择经济政策组合时也应多方面衡量。宏观经济建设中,要把握经济规律,应对反逆期调节的考虑,最终达到提升整体国民福利水平的效果。因此,在选择适合我国发展的理论政策时,首先,在整体结构性问题上,对经济发展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要使用政策性金融体系给予帮助。其次,在制度安排和选择上,要把增进社会福利纳入重要考虑范围,做好全民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服务,发挥好国家保障功能的最后一步。另外,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要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等。

 

现代货币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但是也要把握好现代货币理论提出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解决方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适用程度。我们能够看到,现代货币理论会持续不断地在经济发展放缓时期发挥作用,财政赤字货币化将依然对特殊时期的某些国家具有较强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财政赤字货币化理论制定政策时,应当慎重考虑其是否符合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新政策框架的构建是为了在财政支出赤字问题上解放思想,目的是利用财政支出来解决现实问题,政策的落脚点应该是如何利用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种思想意识的转变才是在当下讨论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意义所在。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