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3年第12期

【谈发展】奋力推进汶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2023/12/05 13:36  作者:李建军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3年12月  阅读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强调,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努力实现产业体系优、市场机制活、协调发展好、开放程度深,推动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全面跃升。阿坝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汶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东南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带建设”“东南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带一体化协同发展”“支持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两大胜地’”等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汶川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州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汶川实现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路径。

 

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汶川县域经济经历起步萌芽、探索发展、拓展深化等阶段的演进,已经迈入总量跨越、质量提升、动能转换、城乡融合、开放协同的关键发展阶段。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来汶川视察后,汶川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经济社会取得了良好发展成效。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41亿元、增长1.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6亿元、增长8.2%,规上工业增加值(含飞地园区)增长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02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62元、增长6.8%。近65次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这为汶川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基础,增强了信心。

 

破解高质量发展问题短板

 

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对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汶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产业发展精细程度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仍有欠账、人才队伍建设还需加强、创新创造能力依然不足等现实问题和短板。破解问题、补足短板,我们必须坚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动摇,才能推动汶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汶川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汶川在奋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唯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方面持续用力、精准发力,以效益提升质量,以质量带动总量,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坚持发展为要,全力冲刺目标任务。聚焦全年目标任务,攻坚克难,拼搏冲刺,在全省、全州发展大局中展现汶川更大作为。狠抓政策落实,聚焦“两稳一保”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33条稳经济措施和省州一系列政策,动态摸清各行业中小微市场主体现状、痛点和诉求,向企业推送财政支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稳岗就业政策、减税降费政策等,尽最大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强化要素保障,加大企业精准帮扶力度,做好土地、资金、人才、能源等生产要素的协调和保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切实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引导企业开足马力抓生产、搞经营,确保项目不停工、企业不停产,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抓实项目储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研究,根据中央、省、州投向,结合汶川县实际需求,利用好专项债券资金、专项基金、金融支撑城镇建设补短板等重要政策机遇,深入做好项目策划包装,争取2023年入选省州重点项目个数、总投资、年计划投资持续增长。推进绿色发展,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贯彻绿色低碳要求,全面推动全县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

 

坚持产业为基,实现错位发展。产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命脉所在。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集聚集群化。威州镇、灞州镇文化基础优势较为突出,依托无忧花果山、阿尔沟滑雪等品牌,全面构建以威州新时代无忧城、灞州特色体验式文旅小镇为核心的冰雪体验胜地新格局。绵虒镇甜樱桃、青红脆李、核桃、蔬菜等农特资源丰富,发挥人口、文化、农旅等方面优势,大力推进大禹故里农旅融合发展区建设。映秀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承载辐射力强,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新高地。漩口镇、水磨镇、三江镇属成都地区半小时生活圈,着力打造集区位、交通、气候、服务优势于一体的理想慢生活避暑胜地康养区。耿达镇、卧龙镇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属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域,统筹谋划生态体验业态,推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释放更大红利。

 

坚持设施为重,改善发展环境。抢抓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机遇,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建设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围绕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完善市政交通设施,畅通对外连接通道,健全防洪排涝设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大老旧管网升级改造力度,推动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加快“创新型”“数字型”汶川建设,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围绕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全力推进区域医疗、教育中心建设,实施县级医院提标改造和疾控中心、急救中心建设项目,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大力发展养老托育服务,完善文化体育、社会福利设施,增进县城民生福祉。围绕推进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加强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修复,完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县城人居环境质量。

 

坚持人才为本,激发创新活力。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由于受经济发展不充分等因素制约,县域经济发展中人才支撑面临着结构不合理、环境不够好、流失较严重等问题亟待破解。坚持广辟渠道引才,坚持引进智力与引进项目相结合,鼓励采取兼职聘任、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吸引省内外各类人才或团队,提高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度。持续推进省级人才工作先行区创建,深入实施“硕博进阿坝行动”“阿坝英才计划”“无忧·英才计划”,让人才“多”起来。坚持搭建平台育才,采取上挂下派、定向委培等方式,培养一批名师、名医、名家和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吸引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务工返乡青年等回乡下乡创业,挖掘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一批技能型劳务人员,让人才“优”起来。坚持强化保障聚才,全面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及时解决人才落户、社保、就医、住房、子女就学等后顾之忧,畅通流动渠道,完善激励措施,拓宽创业平台,让人才“留”下来,以高素质人才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

 

坚持改革为先,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抓好营商环境优化,就是抓住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以优质服务让市场主体更暖心,紧扣时、度、效,快速反应、及时到位,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精准施策、确保效果,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抓经营、抓发展。以深化改革让市场主体更顺心,树立“用户思维”,注重“用户体验”,把困扰市场主体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纳入改革范围,让每个市场主体都“能办事、好办事、办成事”。以创新创造让市场主体更舒心,坚持服务国家全局与推动地方发展相统筹、深化科技创新与强化制度创新相协同、激活资源存量与做优资源增量相促进、发挥政府作用与激发市场活力相结合,持续推进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常态化举办汶川“汶创HUI”,全力构建创新型汶川。以诚信建设让市场主体更放心,加快推进信用汶川建设,以诚信政府引领诚信社会建设,引导企业强化诚信意识、质量意识、履约意识,努力营造重信践诺的良好发展环境。以配套支撑让市场主体更省心,强化产业配套,提高主导产业的链条完整度和龙头企业的本地配套率;强化基础配套,着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强化生活配套,努力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中共阿坝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汶川特别旅游区管委会党委书记 李建军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