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3年第4期

【调查研究】红色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瓮安县为例

发布:2023/04/04 16:53  作者:周家佳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3年第4期  阅读量:

[摘要]  千年古邑红色瓮安,因红军长征四过瓮安留下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而具有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在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不断加速的当下,文旅融合及其背后的经济、文化价值开始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而瓮安县在红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地理气候上的优势,使得其拥有融合发展旅游产业与红色文化的优越条件。应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完善,并开发其与红色文化的融合潜力,着手打造多元化、立体化、层次化的红色旅游产业业态,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关键词]  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文旅融合

[作者单位]  中共瓮安县委党校

 

红色文化是中国在近代以来发展历程中衍生出的独特优秀文化,其代表了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及文化精神,因此在将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加以融合发展之后,除了具备一般旅游产业的文化意义及经济价值之外,还拥有独特的政治教育含义。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发展,除了能作用于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之外,还能用其创造的经济价值保护、修复、发扬红色文化。而瓮安县拥有多达24处红色文化遗迹遗址,其中的猴场会议旧址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为深挖瓮安县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条件,更可以此为基础打造具有瓮安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链,使瓮安县的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能够同步得到更进一步、更符合时代特征的发展。

 

红色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

 

瓮安县的天然优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瓮安县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早在2015年第三届生态城乡科学发展年会上就被评为中国生态魅力县。作为贵州省的森林城市之一,瓮安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2.44%(2021年数据),全年平均气温在13.6°C左右,整体气候较为凉爽,冬季没有严寒时节,夏季也不会出现酷暑气候,因此在地理气候条件上相当宜居且适于休闲度假。同时,瓮安还是黔中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成渝南下两广、滇中东进长三角地区最便捷的交通要道城市,这就意味着瓮安县拥有非常理想的交通环境,在贵州大发展中也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以公路、铁路、航运为主要交通方式。最后,瓮安还是非常重要的磷矿生产基地,已探明的磷矿储量占全国磷矿总量的五分之一,因此在经济上同样具有其重要地位及价值。综合以上种种来看,瓮安无论是发展程度、交通状况、天然气候条件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及优势,而这些条件则为瓮安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事实上,瓮安旅游产业的发展整体上也十分理想,坐拥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江界河风景名胜区、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建中茶旅小镇、下司石林、穿洞河、仙桥山等众多景点,且这些景点也为瓮安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独特的价值。

 

瓮安县的红色文化优势。瓮安县在红色文化上也具有其独到的优势,虽然其知名度整体上稍逊于井冈山、延安等红色文化重镇,但距离瓮安东北方向不远处就是遵义,遵义在中国红色文化中显然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正是1934年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在瓮安猴场召开的跨年会议,决定了红军强渡乌江、北上遵义的行动,也为后续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因此于瓮安举行的猴场会议,也被称为“伟大转折的前夜”。而除了猴场会议旧址之外,瓮安县内还有多达24处红色文化遗迹遗址,包括红军抢渡乌江——江界河战斗遗址、红军抢渡乌江——孙家渡战斗遗址、武圣宫红二六军团集会旧址、红军干部团旧址、大塘红军标语、十八革命烈士墓、塔坡红军作战指挥部遗址、冷少农故居、桐梓坡农会和游击队驻地旧址、红军干部团休养连驻地旧址、擦耳岩红军战斗遗址、中坪烈士陵园、珠藏烈士陵园、塔坡烈士陵园及烈士墓等,数不胜数。由此可见,瓮安县在发展红色文化上同样有其独到的优势,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工农红军伟大转折的重要所在。

 

红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目标对象主体的发展面临着较大难度。一方面,就近两年的客观环境来看,国内旅游产业受客观因素的冲击普遍较为严重,国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出于响应国家号召、保卫自身健康的双方面考虑,刻意降低了外出旅游的频次和需求,这导致包括瓮安在内,全国各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均面临着寒冬;另一方面则是瓮安自身拥有的游客(包括入境游客和过夜游客)在消费行为上相对保守,瓮安县内的旅游产业在营业状况上整体不甚理想,尤其近年来更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其次则是缺乏专业化的景区运营管理,目前瓮安县的A级旅游景区由国企直接负责运营管理,但该国企并非旅游专业方向,而瓮安境内旅游产业的管理工作并未配置专业化的市场管理运营团队,在导游、高级管理人员上也面临着人才缺口,景区的市场化运营管理不仅缺乏可靠的人才,同时也缺少相应的管理经验及管理资源。

 

最后的问题表现在旅游配套设施完善程度不足上。以瓮安当前在旅游景区内配备的配套设施来看,其品类表现出明显的单一性,且各类基础性住宿设施在覆盖率上并不达标,更无法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住宿选择;还有则是景区内配套设施缺乏应有的完善程度,其维护工作也存在一定缺失,难以为游客提供所需的旅游服务体验,进而限制了瓮安旅游产业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

 

红色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强化旅游人才资源开发。随着社会面的逐步开放,整个旅游市场也将会被逐渐盘活,旅游产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主要是在社会总体状况趋于稳定之后)可能会迎来报复性增长,因而在此之前应高度重视瓮安县旅游人才资源的开发工作,通过奠定人才基础来推动瓮安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这就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瓮安当地需慎重推进旅游人才资源的开发、引进、培养工作,并为人才匹配相应的薪酬机制及奖惩机制。而在培养旅游人才的过程中也需强化与瓮安红色文化资源的联动,强化旅游相关人才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使之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带入红色文化的思考角度,将红色文化作为发展瓮安旅游产业的关键内容,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与作用。

 

完善基础旅游设施,使之与红色文化建立联动。基础旅游设施的不足是影响瓮安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限制因素,同时也是瓮安旅游资源及旅游条件的客观反映。针对目前瓮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设施建设不理想的情况,需要针对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完善与补充。如各景区基础性住宿设施覆盖率不达标,就需要增加住宿设施的数量并保证其应用质量,同时要在能力范围内大量开发星级酒店、民宿、青旅等面向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住宿设施,确保住宿条件能满足不同社会人群的需求;此外还需要完善景区内的各类配套设施(譬如公厕、景区路线指引图等),进而为游客提供完善的旅游体验。而在完善基础旅游设施的前提下,还可寻求这些旅游设施与红色文化之间的联动,在具体的做法上可结合未来瓮安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于建设并完善旅游设施时为之赋予额外的红色文化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使之在内容上与附近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或红色文化遗迹遗址相挂钩,并通过调整设施风格,来使其趋近于红色文化中呈现出的内容,或是还原出对应时期的红色历史人文风貌及状态,在旅游设施与红色文化之间积极建立联动,推动红色文化与瓮安当地旅游产业的进一步融合。

 

充分发挥营销价值。营销活动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但需要建立在确实拥有相应内容的前提下。在确保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相应水准且与红色文化积极建立联动,以及旅游人才资源的开发足以满足瓮安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可灵活应用新媒体及各种科技手段开展推广营销活动,促进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在具体的做法上需尽可能将前沿信息技术应用在红色文化景区中,设置电子阅览设备、投影设备等,增强游客在相关历史内容中的体验感与参与感;还可聘请专业人才根据景区红色文化具体内容,设计不同的宣传营销活动内容及形式,针对公众了解程度较低的红色文化内容,则可尝试进行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并将其应用到营销活动中,利用新媒体实现这些内容的传播与推广,增强周边游客及国内游客对这部分内容的兴趣与好奇心,进一步挖掘瓮安当地的红色旅游潜力。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