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3年第4期

【调查研究】海南槟榔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

发布:2023/04/04 16:49  作者:鲁楷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3年第4期  阅读量: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经过五年的努力已取得重要成果。槟榔是海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不仅是海南特产,更是海南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是海南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但近年来受相关政策和负面舆论影响,槟榔价格波动较大,对海南广大从事槟榔种植的农民收入造成巨大的不确定性。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应尊重农民种植意愿,积极开展槟榔食用风险评估,争取政策支持,并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机制,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槟榔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槟榔产业;海南槟榔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槟榔是海南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热带经济作物,产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2021年末,全省种植面积达到79.6万亩,产量7.4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9%以上。海南槟榔种植主要集中于文昌、琼海、万宁、屯昌、琼中、陵水、三亚、定安、保亭、乐东等10个市(县), 70%以上的农村人口从事槟榔种植,种植面积占全省91%以上,产量占到全省95%以上,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海南的槟榔种植正逐步向更加科学、专业且高度集中的方向发展。尤其是种植区域的逐步集中,对槟榔产业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有助于产业规模效益的提升。

 

但自2020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未将“食用槟榔”收录在内后,2021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停止利用电视和网络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受一系列政策和舆论影响,海南槟榔果价格大幅下降,致使槟榔种植户收入难以保障,槟榔产业发展深陷困境。

 

海南槟榔产业发展存在的困境

 

槟榔种植户风险意识薄弱。通过走访海南部分大面积种植槟榔的村落,发现大多数槟榔种植户对继续种植槟榔的意愿较强,并且对媒体宣传槟榔致癌相关消息表示质疑。有村民激动地说:“我祖辈吃槟榔到现在,也没有出现媒体说到的吃槟榔会致癌。”也有村民说:“这些年家里收入不断增加,娶媳妇、盖房子、小孩上学、买汽车的钱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槟榔。”显然,槟榔致癌的观点并没有被村民认可,村民仍对槟榔产业抱有较高期望,希望槟榔能够继续维持现有价格甚至更高的市场价格。

 

受近年槟榔价格的高位走势影响,农户种植槟榔的热情持续高涨,村民表示愿意继续从事槟榔种植源于该作物的种植期具有季节性,可以利用闲暇时外出务工,管理起来也较为轻松。有村民说:“收割橡胶需要凌晨起来,这项工作要在太阳出来前完成,在此期间,还要忍受蚊虫叮咬。”而在槟榔生果采摘期结束以后,会有几个月的农闲季节,种植户可以外出务工或在家采摘野菜增收。由于农户对种植槟榔所获经济收益过度依赖,一旦槟榔价格大幅度下降后,就会造成诸多种植户的经济收入下降,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

 

农户槟榔种植技术不高。调研发现,海南大部分村民对于槟榔种植管理还处于相对松散粗放状态,盲目种植、无序种植、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一是槟榔林下种植和管理技术相对粗放,导致大量坡地水土流失,大面积岩石裸露,土层厚度减薄。就槟榔树的生存环境而言,过多流失的土壤会严重制约槟榔树的生长,降低槟榔生果的产量,直接导致农户经济效益下降。二是槟榔林缺乏病虫害统防统治有效措施,相邻槟榔园不能根据虫害发病规律进行统一防治。有村民反映说:“黄化病就像槟榔树的癌症一样,我们一旦发现有黄化病,就会立即砍掉槟榔树。”其实,槟榔黄化病并非无药可治,但由于农户不能做到对症下药,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植的槟榔树被砍掉。

 

初加工市场趋于饱和,自贸港封关后市场风险加大。调研发现,槟榔初加工市场趋于饱和,加工企业因市场竞争激烈获取订单难度增加。一方面,初加工企业、合作社和散户等已处于设备过度投资和产能饱和状态。另一方面,持续提升的鲜果收购价格,提高了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使部分加工企业2022年度利润下降,无法继续扩大投资,加剧了初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此外,近年来槟榔价格持续走高,吸引了不少产自越南等国家的低价槟榔进入国内市场,这给海南本地槟榔种植户带来一定的冲击。在2025年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以后,槟榔深加工企业可以直接免税进口越南等地超低价格槟榔果,这势必将对海南本土槟榔带来更大的冲击。

 

部分基层干部履责缺位,难以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推进槟榔产业发展和保障农民收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保持“人民公仆”的工作姿态。但通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仅有少部分乡村干部对槟榔产业的发展现状有一定的认知,大部分乡村干部仅只是意识到潜在的风险,而并没有主动去思考和推动如何防范因槟榔价格波动给农户带来的经济风险。其主要原因是乡村干部在接受和传达政策时存在明显滞后性,在防范风险时缺少主观能动性,同时乡村干部的专业知识有限,难以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

 

海南槟榔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开展食用风险评估,靠“合法身份”拓宽市场。槟榔制品身份问题是影响槟榔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应尽快启动地方特色食品认定与管理立法工作,明确槟榔合法身份,给槟榔一个像烟、酒等产品的特殊“身份证”。省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与国家市场监管部门沟通,对槟榔进行科学评估,争取把槟榔作为地方特色食品,研究制定海南自贸港地方特色食品槟榔管理条例和槟榔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使槟榔产品更科学、更卫生、更安全。从种植端来说,也能给种植农户一个明确的心理预期以避免盲目生产。此外,还需开展本土槟榔与国外槟榔、药用槟榔的成分差异及安全性评价,以区别世卫组织列入的槟榔种类。在开展食用槟榔风险评估时,聘请国家有关专业技术权威机构,摸清本土槟榔中有害物的种类、含量及影响人群等,找出高风险因子,通过改进加工工艺,降低槟榔风险,并进一步完善槟榔产业标准。

 

建立四级预警机制,提高从业者风险意识。面对不断增大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有必要建立起省、市(县)、乡(镇)、村四级预警机制,加强槟榔种植风险管理,变事后应对为事前防范,确保槟榔产业从业者收入稳定。

 

省级部门应成立槟榔产业风险防控专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指明发展方向,解决“朝哪走”的问题,化解基层干部迷茫、观望情绪,开展技术攻关,完善责任机制,指导基层开展工作。在自贸港封关下的零关税冲击下,将国外不良非法槟榔企业列入关税黑名单,通过黑名单限制零关税进口。并对外来鲜果与海南槟榔的品质、成分、功效等进行区分,建立高档果的质量体系和鉴别体系,应对外来槟榔鲜果可能带来的市场冲击,维护海南槟榔鲜果价格。

 

市(县)政府主要应做好槟榔产业风险识别,提出风险预测方案,分阶段进行风险评估,及时调整预警措施,指导、监督乡镇、村落实预案,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乡镇政府充分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向从业者宣传槟榔制品有关生产活动的新动态,让广大从业者增强风险意识;不定期对从业者进行走访,向市(县)政府反映从业者需求,为决策提供真实信息。村级组织重在落实风险防控预案,逐户逐人做好防风险动员,让从业者主动、积极寻找化解风险之策。

 

建立对接机制,严密防范从业脱贫户返贫。组织全省性槟榔产业摸底调查,按照对槟榔产业收入的依赖程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分类分级建立档案。市县统筹组织力量与槟榔产业从业人员建立对接机制,及时跟踪,防止二次返贫。具体来讲,一是依靠乡村振兴工作队、帮扶联系人、村两委干部等力量,以户为单位,通过入户走访、收入核算等方式,对每一个槟榔产业从业者进行全面摸排,弄清楚其收入对槟榔产业的依赖程度。二是对有返贫风险的从业者建立一对一联系人,动态监测从业者家庭收入变化,及时制定增收计划,并督促、帮助计划实施。三是充分发挥“农老师”服务团、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和技术专家作用,加强技术指导,解决发展中的技术问题,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提前谋划,引导种植户向高效益产品转产。槟榔种植户转产要做到“四个突出”:一是突出技术论证。每个槟榔种植村转产前,都要先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土壤、水质、气候环境进行调查,论证适合种植的作物品种,不能盲目引进其他地方种植成功的高产、高经济效益的产品,应以“适宜种植”为前提。二是突出政府引导。地方政府的引领不单纯是种植什么作物,还要考虑销路、效益、规模等,提前考察加工企业,发展“企业+农户”模式,让农户放心转产。三是突出试点实验。新产品种植面临一些不确定性,试点实验可以降低风险。四是突出农户参与。槟榔种植户才是转产的主体。每一项决策都要吸引农户参与,与农户算好经济账,使农户“愿意转”“稳得住”,收入能增加。

 

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现有种植户产量和收益。目前看来,短时间内很难完成槟榔种植业的完全转型,因此还应聚焦槟榔种植端,破除疑难杂症、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种植户收益。一是开展技术攻关,攻克种植户普遍关注的黄化病等病虫害,提高现有种植户的产量。应尽快集中全省农业科研力量,攻克黄化病等病虫害是现实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加强培训,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管理,提升槟榔产量和质量。目前种植户最关注的是价格和产量。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使槟榔树挂果时间提前,还可提高单株产量。三是扩大林下套种面积,提升经济效益。结合不同村庄的土质和环境,开展斑兰叶、百香果、益智、石斛等作物的套种。一方面补充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恢复槟榔林下生态环境健康和加强根系对土壤的保持作用。四是针对老化和病虫害严重的槟榔园,用同属林木且管理难度较低的沉香或油茶等热带作物逐步补充槟榔园空缺区域,以弥补减产带来的经济损失。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现有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一是地方政府引导企业自我转型,为企业当参谋,提供信息、搞好服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外力带动转型。尤其是加工企业较多的地方,更要借助外力,通过引资、并购、租赁等形式,帮助加工企业转型升级。三是优化转型升级外部环境。调研中,企业尤其关注地方发展规划配套、土地供给、资金扶持、税收等问题,地方政府要提前规划,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切实解决企业转型中的现实困难,多措并举地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增加从业人员收入。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