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 2022年第12期

【调查研究】盐池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策

发布:2022/12/05 18:55  作者:李景文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12月刊  阅读量:

[摘要]  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当下重要工作。本文针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夯实乡村产业基础、擦亮乡村生态底色、注入乡村文化内涵等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乡村产业

[作者单位]  宁夏盐池县委党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的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全面完成,乡村振兴战略正围绕五大振兴目标全面推进。统筹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也不能违背规律、茫然冒进,而是要守正创新、乘势而起,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前途的事业,让农民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家园,努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

 

夯实乡村产业基础 提升乡村振兴新动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强调,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调结构、注重转方式、加快促融合。要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延长,推动形成农产品物类一体化经营模式,真正做到整合产业链、共享价值链,实现农产品由总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要注重提质增效,要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最终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农村到城市、从供给到需求的全面提升,逐步满足广大群众对高质量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宁夏盐池滩羊之所以有很高的声誉,受到大家的青睐,就是因为盐池滩羊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始终坚持走高端,前期完成了“盐池滩羊肉”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设计,启动滩羊大数据平台工程建设,制定出台全程操作技术规范标准27项,开发出了“盐池滩羊基因鉴定技术”标准,从体系标准、价格制定、品牌打造、市场开拓、饲草料使用等关键环节实行统一标准,保证了滩羊肉纯正品质和质量安全。好产品没有一个好的品牌、高的标准,在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盐池县的滩羊肉和黄花菜品质都很好,如何让好品质卖出好价钱,必须要有高端化定位,强化对盐池滩羊和黄花菜的品牌定位和营销宣传,实现既优质又优价。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地域村庄特色,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开发观光设施农业,着力打造集观光、采摘、餐饮、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业。使乡村成为集一二三产融为一体多元发展的产业集散地,集聚各类型人口居住地,集生产、居住、度假、养老等多功能共存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幸福地。

 

擦亮乡村生态底色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只有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振兴,我们才会有成色更足、质量更高的乡村振兴,才能让美丽生态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成为“聚宝盆”。在20世纪90年代,盐池全县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沙子跑、抬脚不见踪”是当时生态恶化的真实写照。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抓生态就是抓发展、抓生存的理念,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抓,一张蓝图绘到底,生态环境实现了“由黄变绿”“人进沙退”的历史性逆转,已由过去的最大劣势转变为现在的最大优势。全县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由2010年的17.5%、48.9%增长到2021年的21.8%、71.8%,鲜草产量由98公斤/亩提高到147公斤/亩,盐池滩羊饲养量也由封山禁牧前的80万只增加到2021年的310万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生态振兴一定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着眼当下人们在消费需求(包括休闲旅游)上的新变化,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夙愿。

 

注入乡村文化内涵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保障,是推进乡村文明的重要手段。要深入挖掘当地风土人情、习俗风情等文化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振兴之魂,大力弘扬“忠孝廉耻勇,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为此盐池县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组织全县102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居民议事会等移风易俗相应组织,并指导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村规民约,党员带头、群众跟进,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和不健康的人情消费等陈规陋习,大力倡导孝老爱幼、崇德向善、厚养薄葬等传统美德,培育形成良好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和优良家风。同时通过5年的环境整治,盐池县人居环境、饮食习惯、公共卫生设施等得到全面改善。城乡教育和医疗均衡发展得以全面提升,真正实现了让乡村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了群众不出村即可享受县级医疗资源服务。

 

建强乡村人才队伍 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是人才,在推动人才振兴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因此,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新型职业农民带头人。要持续打好“乡情牌”“乡愁牌”,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和浑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人才,从平台、资金、政策、服务等各个方面充分调动他们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近年来,盐池县先后针对村“两委”班子举办三届农村经济管理学历提升班,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学历提升来提高各类村干部文化修养和自身业务能力,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乡村发展规律,保证基层决策不会偏离中央乡村振兴的大方向。

 

强化组织引领 打造乡村振兴新局面

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便会蹄疾步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只有党组织发挥基层堡垒作用、党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乡村振兴才有更加坚实的基础保障。目前盐池县建立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种养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的“党建+”模式,把支部建在扶贫链上、产业链上,组建各类功能党小组132个、种养基地412个、专业合作组织314家,基层党组织带动能力明显提升。近年来,盐池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打好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协同发力组合拳,加快形成了以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结合的治理格局。在疫情防控期间,盐池县群众全部是自发式成立道路检查站,严把村口、巷道,特别是自己建立了轮班倒班制度,家家户户都出人,共同抗击疫情,取得非常好的成果。推行的“红黑榜”制度,每个行政村亮出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典型人物事迹“红名单”,公开曝光文明意识淡薄、文明素质不高“黑名单”,在全社会营造健康向上、崇尚文明的良好风尚。作为基层党委,如何更好地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首先要把党的领导作为实现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保障,利用全国村(社区)“两委”换届契机,盐池县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模式,充分提升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同时还构建了全覆盖的监督机制,始终把制度执行和监督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确保制度处处有效、监督时时生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史无前例、未来可期。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求真务实、慎终如始,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为推动全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