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3年第6期

【县域金融】家庭农场金融扶持的思考——以乐至农商银行为例

发布:2023/06/05 16:43  作者:穆云洪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3年第6期  阅读量:

[摘要]  近年来,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鼓励农业、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创新服务,推动政策落地实施。乐至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银行,要主动作为,立足实际创新服务举措,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支持家庭农场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家庭农场;金融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作者单位]  乐至农商银行

 

农村市场是农商银行业务发展的“蓝海市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共同富裕目标下,服务好家门口的客户既是时代命题,也是发展命题,抓住了客户就抓住了一切,失去了客户就失去了市场。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的重要力量,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奠基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动力源,它将农村农户经营制度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加大金融助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强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四化同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乐至县家庭农场的现状

 

乐至县位于成渝相向发展的中心轴线上,是四川省农业县和劳务输出县,辖区面积14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万亩,下辖2个街道、19个乡镇、234个行政村和81个社区,总人口87万,农村人口63.2万余人,现有家庭农场1266户。

 

近期,乐至农商银行随机抽取了70户家庭农场作为走访调研对象,这70户家庭农场分布在11个乡镇、39个行政村,分别归属于14个支行辖内。70户家庭农场中,正常经营的27家、占38.57%,阶段性或季节性经营的12家、占17.14%,完全没有经营但证照显示存续的31家、占44.28%。正常经营和季节性经营的家庭农场中,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以交通运输业、农副产品收购、农产品加工业为辅。

 

当前家庭农场面临的实际困难

 

规模普遍较小,抗风险能力弱。调研发现,正常经营的家庭农场很多是夫妻档、父子档,种植面积普遍在4070亩,人员少、面积小、产量低,产品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弱。同时,乐至县属于丘陵地带,地块小且分散,缺乏合适的小型或微型自动化农用机,且对自然天气的依赖性较大,“靠天吃饭”现象较为普遍。

 

土地因素制约农场规模化发展。一是本地农户土地零碎分散,惜地意识根深蒂固,导致部分家庭农场很难租到成片的大面积耕地,扩大规模的意愿遭遇阻力。二是由于签订的协议不规范,加之农户对短期利益的高度重视,导致家庭农场难以获得租期较长、相对稳定的土地经营。三是乐至县地处丘陵地带,很多土地没有实行集中整理,即使部分地方土地进行了整理,也是连不成片的零星分散地块,丘陵高低起伏,想要实现机械化耕种非常困难。四是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仍然很高。多数农户把土地看成是自己生活的一份保障,习惯于自种自收、自给自足,合作意识不强,参加土地流转的愿望并不十分强烈,对规模集约化经营认知程度不够。乐至县属劳务输出大县,农户外出务工占比较大,相对收入较高,能够满足日常家庭开支需求,留存土地还可以领取相应补贴,多增添一笔收入。农民对土地的高依赖度导致土地流转困难,进一步制约家庭农场规模化发展。

 

缺乏资金难以扩大规模。资金问题成为抑制家庭农场发展壮大的另一重要因素。一是本地家庭农场多数实力不强,自身资金积累能力有限。二是由于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家庭农场自有资金仅能维持正常经营,无富余资金扩大规模。三是家庭农场固定资产不多,其他符合条件的有效抵押物几乎为零,难以从银行获得足额资金,资金获取渠道受限。如四川桔祥果业有限公司,在乐至县龙门镇三星桥龙王庙村和农科村共承包土地1200亩,主要种植春见、爱媛、大雅、沃柑等多个柑橘品种,共9万余棵。经营初期,该公司便投入资金700余万元,用于支付土地承包及整理、苗木引种、水电建设及滴灌系统安装等项目,加之果园须持续投入日常经营、土地使用、人工等费用,而果树挂果前基本无资金回流,造成公司有近百万元的资金缺口,周转困难。

 

内部运行不规范,管理较粗放。走访家庭农场发现,在经营的农场基本上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组织构架,更没有一套法人治理结构。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技术服务力量的支持,政府对家庭农场缺乏技术指导,农户怎么经营全凭经验,也没有科学的种养方法。二是机械化程度低,大部分工作都需要人工来完成。农忙时需要大量的农业工人,就到处打电话按天记工资请人突击,农闲时就自己动手耕种。三是本地家庭农场多数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在体系建设上不够成熟,品牌意识弱,存在“草台班子”的现象,且家庭农场产出的农副产品,如瓜果蔬菜、家禽生猪等,没有获得质量认证,销路基本限制在本地及周边地区,产业难以做大做强。

 

农业人才支撑困难,劳动力断代。乐至县位于成渝黄金分割点上,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平原经济区、成都都市圈“三区叠加”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陆空交通,使得乐至县成为劳务输出大县,全县总人口87万但常住人口不足50万,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年轻人外出工作、务工,不少人在工作地定居,在家从事农业劳动的大多是一些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群,年龄偏大、结构老化,再过10年,“谁来种田”的问题就更加突出。

 

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强化规范运作。一是政府要出台政策,引导并培养农场主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打造地区化农副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知名度。二是邀请专家教授传授先进种养经验,引进“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化农用机具,实现家庭农场产品数量、质量双提升,同时减少农药、化肥等的使用量,节约人力成本和资金消耗。三是加大力度培养家庭农场主要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能力,让“草台班子”向公司化运作转变,进一步提高家庭农场营收创利能力。

 

银行大力给予金融支持。一是尽快收集拟授信客户资料完成授信,对已授信未用信的客户多维护、促进客户用信;针对优质家庭农场商户可适当根据经营情况增加信用贷款额度,建立长期、稳定的信贷合作关系;针对无贷款需求的客户,对存款等其他产品进行营销。二是积极探索适合家庭农场特点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适度扩大抵质押物范围,打通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堵点,开发和推广符合乐至家庭农场发展和需求的金融产品。三是加强台账管理,对走访的客户建立走访台账,能现场办理的业务现场办理,不能现场办理的业务后续加强跟进营销;加强宣传和回访,确保相应信贷政策及时传达到位。四是加强与农业科技部门等联动,通过“金融夜校”等平台加强对家庭农场在农业政策、农机培训、普及财管知识等方面学习培训和科技指导,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五是继续加强与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蚕桑局等县域局级单位的沟通对接,充当好客户和政府部门之间的纽带,巩固“政府+银行+担保公司”的合作模式。六是充分利用“蜀信e·惠生活”等线上平台,采取线上助农商城、助农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家庭农场产品的销售渠道。

 

争取政府的政策扶持。一是积极和县委、县政府加强沟通,联合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蚕桑局、乡村振兴局、经科信局、发改局等涉农涉工的主管部门,设立专项担保资金和风险基金用于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银行的贷款进行担保和风险赔付。二是优先保障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土地、水电等方面的需求,并适当加大智慧型农用机具购置的补贴力度,缓解经营压力;积极推进农业相关的政策性保险,为经营风险提供保障。三是要依靠政府的扶持,围绕乐至县产业布局,以重点示范园区为中心,向周边乡镇辐射,落实好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支持措施;同时要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将新增相关农业补贴、财政奖补资金向家庭农场倾斜。四是多种产业类型协同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家庭农场的登记条件和方式,引导有条件的种养大户升级为家庭农场,不断扩大家庭农场的发展数量和规模,丰富家庭农场类型;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户将土地向种粮大户流转,促进粮食家庭农场的发展。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