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5年第4期

【调查研究】红色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乳山市为例

发布:2025/04/03 10:27  作者:王晓玉 王永涛 冷颖超 杨绍平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5年4月  阅读量:

[摘要]  红色文化旅游对于弘扬红色文化和推动经济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山东省乳山市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为了将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乳山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红色文化旅游快速发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通过强化统筹整合、深挖文化内涵、突出多维融合、优化管理服务等举措推动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文旅融合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3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文旅融合视角下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编号:2023-WLZX-3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  中共乳山市委党校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增动能增效益、为旅游休闲增内涵增魅力、为城乡社会增正气增活力。近年来,随着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强,红色旅游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规模持续扩大。根据《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已突破20亿人次,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乳山是马石山十勇士英雄事迹诞生地、胶东乳娘红色故事发源地,红色资源丰富。如何将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不断探索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模式,是乳山在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应不断思考与探究的课题。

 

实践成效

 

近年来,乳山市坚持把红色文旅作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以红色文化为灵魂,以红色资源为载体,深挖红色“富矿”、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着力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有效推动了全市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科学规划布局,盘活红色资源。一是整体规划,系统展示。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乳山红色教育旅游路线提升规划》等旅游发展重点规划,按照“2+N”的红色文旅产业发展布局,以马石山、胶东育儿所2处红色旅游A级景区为龙头,对沿线的46个村落统一规划、连片打造,将红色文化、风土民俗带入绿水青山,串联形成了一条绵延百余公里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二是加强保护,深入挖掘。成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红色资源进行普查,挖掘、考证、梳理历史遗迹线索175处,对其中118处红色遗迹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打造了胶东特委、胶东公学等党性教育基地,形成星火之源、政权之基、群众之力等5个主题版块的红色景点。

 

创新宣传方式,讲好红色故事。一是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乳山市成立了新时代“红色乳娘”宣讲团、思政“同城大课堂”宣讲团、“小小讲解员”等600多支宣讲队伍,围绕胶东红色乳娘、马石山十勇士等主题,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弘扬红色文化。二是拓宽红色载体平台。乳山市在原胶东育儿所旧址、胶东行政主任公署旧址上修缮建成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对马石山烈士陵园进行改扩建工程;实施红色印迹抢救保护利用工程,建设了许世友战地临时指挥所、中共胶东特委诞生地历史陈列馆等40余处历史文化展览馆,开发建设新华制药厂旧址、北海银行历史陈列馆等党性教学点和教学路线,进一步拓宽了红色教育阵地。三是加强红色文创宣传。乳山市以红色资源和红色历史为依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艺创作,制作了《胶东育儿所》等多部专题片;编排了不同形式的演出剧目《乳娘》,其中吕剧《乳娘》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百场下基层”优秀剧目奖,舞剧《乳娘》入选教育部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在全国各地剧院和高校巡演50多场次。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多种渠道,让更广泛受众感受到乳山红色文化的丰厚底蕴。

 

丰富文旅业态,释放旅游活力。乳山市围绕文旅融合,积极探索“红色旅游+”新型文旅业态,打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及红色网红打卡地,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脱颖而出。一是开展“红色旅游+研学”活动。乳山市以胶东红色文化、胶东民俗文化、海洋文化等为依托,开设专题研学课程,策划推出“红色情·古风行”红色研学之旅、“藏在海边的秘密”儿童研学之旅等研学主题旅游产品线路,其中“红色情·古风行”乳山市红色研学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胶东地雷烽火”钢壁铁墙主题线路入选山东省12条红色研学主题精品游线路,马石山红色研学基地入选山东省100家红色研学基地。二是推动“红色旅游+乡村振兴”。乳山市将发展红色旅游与建设美丽乡村深度融合,依托乳山大樱桃、大喜饼、镂绣等当地特色产品,进行红色文化创意包装设计,开发有特色、系列化旅游纪念品和产品。通过建设精品观光采摘园、民宿区接待中心等,打造了一系列红色体验项目,全面提升红色乳山旅游接待能力和游客吸引力。目前,乳山共培育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5个、“省级景区化村庄”1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文旅名镇”1个。三是推动“红色旅游+区域联动”。乳山市以红色教育基地为“联姻”纽带,积极对接外迁红色机构,实现合作共赢。鲁东大学及新华制药公司等在乳山挂牌设立党性教育基地;大连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所高校在乳山市设立思政课现场教育基地和教学与研究实践基地,为深挖乳山红色文化内涵、强化红色教育功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存在问题

 

品牌知名度低,缺乏深耕细作。乳山市虽然红色资源丰富,但红色文旅品牌价值挖掘有限。对红色乳山在红色胶东、红色山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不深、宣传不够,对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内涵缺少深刻、完整的提炼和统一规范的宣传教育口径,区域影响力和知名度与其他一些革命老区相比存在不小差距;宣传媒介不够丰富,基本以政府宣传为主导,未能充分发动社会宣传推介;虽然推出了多条红色游精品路线,但与知名旅行社深度合作的不多,运营效果并不理想。

 

产品结构单一,内容缺乏新意。当前,乳山市各大红色旅游景点皆为展览参观式,互动性、趣味性不强,游客的旅游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激发。“走马观花”式游览易产生观感疲劳,导致游客黏性不够,二次游玩率较低。同时,红色资源特色作用发挥不明显,并未完全体现出本地特色。

 

产业链短,参与主体不多。红色旅游周边以浅层次文创商品开发为主,与休闲、娱乐、度假等业态的融合度较低,产业链条较短,供给端受限,导致游客驻留时间短,一日游占比高、人均消费低。红色旅游产业开发主体比较单一,以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形态为主,重公益、轻效益的现象比较突出,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比较低,产业资本导入缓慢,未形成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思路和运行机制。

 

配套设施不全,服务质量不优。从景区管理方面看,受深度开发资金不足的影响,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基础配套不足,热门景区景点及民宿重点村购物场所和医疗服务力量不足,公共停车场容量不够等。从从业者服务水平看,乳山市红色景区景点中除了马石山、胶东育儿所两处纪念馆有专职讲解员外,其他展馆的讲解员都为所在地镇干部兼任,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对策建议

 

强化统筹整合,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一是加强统筹规划。立足本地区比较优势,深入研究制定本地红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规划。按照突出精品、带动全景、发展全域的思路,以点连线、以线成片、以片成域,达到相互呼应、相互拉动的目的,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执行性强的指导。二是深度梳理整合。切实树立红色旅游全域发展观,对红色文旅资源进行梳理整合,理清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由专业团队统一管理运营,使红色资源尽快转化利用,实现增值收益。三是推动多方参与。将文化、教育、旅游等相关部门,高校等智库研究力量,基层红色文旅专家等各方力量整合起来,围绕红色旅游的趋势研判、问题分析、资源开发建设等全环节集思广益,最终形成科学准确管用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定位。

 

深挖文化内涵,提高红色旅游吸引力。一是深化内涵挖掘研究。集中专业人才,重点加大对乳山市革命史料和文物调查征集研究力度,深入开展乳山红色文化总体研究和专题研究,梳理乳山红色历史脉络,探寻红色文化与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之间的关联,让乳山红色故事的内涵更丰富、基础更坚实。二是发挥职能部门引领作用。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等部门要大力开发本地红色精品课程,把课堂、外来班次开到红色资源现场,鼓励党史专家不定期到各红色景区为讲解员开展志愿培训,为社会游客开展志愿授课,从而提升景区讲解的整体素质。三是用活红色场馆资源。要充分发挥好红色场馆的地标作用,丰富馆藏资源和展陈内容,丰富观展体验,增强参与度、互动度、沉浸感。积极创新形式,通过缅怀英烈、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处红色场馆都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的精神地标。

 

突出多维融合,增强红色旅游竞争力。一是融合旅游样态。推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与红色旅游协同互动,拓宽产业边界。二是融合新兴业态。聚焦青年群体热衷的文创、动漫、电竞、手游等领域,开发线上线下联动、现实虚拟互通的红色主题项目,打造特色IP,开发衍生产品,扩大受众人群。三是融合传播模态。在传统媒体宣传基础上,整合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知乎等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利用视频直播、短视频、VR体验、社区互动等数字化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构建立体化传播体系。四是融合地缘形态。加强与周边地区红色旅游的互动,在红色资源、旅游线路、市场客源、旅游产品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将分布在胶东半岛地区的红色资源联合起来,推出胶东红色旅游景点一卡通,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共同打造胶东红色旅游圈。

 

优化管理服务,提升红色旅游承载力。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疏通融资渠道,拓宽社会资金、政府资金以及金融资本的多元化投资渠道,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以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等齐全的服务配套设施,打造主客共享的旅游目的地。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培育工作,定期对全市从业人员开展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发掘专业人才,通过开展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红色文创大赛等设计活动,发现并引导更多专业创新型设计人才研究红色文旅产业。同时要建立良好激励机制,适时对优秀人才给予奖励表彰,有效激发队伍活力,留住优秀人才。三是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建议开设红色旅游官网官博官微,利用官方平台矩阵为游客提供旅游问询、门票预约等全方位服务,并围绕红色旅游接待、项目建设动态等发布相关讯息,既对红色旅游进行宣传,又形成相关数据、信息的积累。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