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2年第9期

【县域金融】惠民“暖心桥” 乐至农商银行打造现金服务示范点

发布:2022/09/05 18:34  作者:刘懿婵 本刊记者 陈天航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2年9月刊》  阅读量:

“我们在村上开个小卖部,很多地方都要小票,特别是现在要过年了,新钞、小票对我们来说是特别需要的。因为有门市要守,很少有时间到银行去兑换,今天乐至农商银行童家支行来送金融知识下乡,还专门带了新钞和小票上门为我们兑换,考虑得太周到了,真的是服务到家,特别暖心、贴心。”“这个就是不一样的服务,今天是‘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童家支行不仅来这里宣传人民币知识,还主动给我们小商家带来小票,正好解了燃眉之急,真的是宣传到位、服务到位。”客户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乐至农商银行在童家镇现金服务示范区开展“为民服务 情暖巴蜀”活动的暖心缩影,童家镇群众感受到的金融服务便利,也得益于人民银行大力推进的现金服务示范区建设。


1乐至农商银行童家支行员工上门为商户兑换新钞和小票.jpg

乐至农商银行童家支行员工上门为商户兑换新钞和小票


为切实提高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优化现金流通环境,及时满足社会群众的用现需求,乐至农商银行积极响应现金服务示范区建设的号召,按照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的统一部署,在人民银行资阳中支和人民银行乐至县支行的组织和指导下,打造童家支行现金服务示范点,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厅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为当地群众宣传现金服务示范区的惠民服务措施,普及人民币现金权益、反假货币等人民币知识,持续不断提供优质、高效现金服务。2021年以来,该支行围绕金融消费者兑零兑残、假币识别等“堵点”,结合童家镇现金服务实际,以现金服务示范区建设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群众在兑零兑残等现金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现金服务示范区创建以来,该支行为当地老百姓配置硬币兑换机1台;办理兑换业务120笔、金额9,800余元;累计投放现金526万元,其中原封新券120万元;回笼现金982万元,其中收回残损人民币121万元,兑换零残钞56笔、金额22.5万元,累计收缴假币18张、金额1,570元。

 

服务环境标准化,筑牢现金服务“奠基石”。一是在营业厅门口醒目悬挂“小面额人民币兑换主办网点”“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点”公示牌,亮明身份。二是在营业大厅醒目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人民币现金机具鉴别能力技术规范》等公告内容。三是在营业大厅摆放性能优良的验钞机和纸硬币兑换机具、各类智能机具,方便客户清点现金和兑换硬币;柜面配置清分机,现金支付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未经清分的现金不得对外支付;加强ATM机巡检和加钞,保证现金供应不间断。

 

服务流程灵活化,实现现金服务“零障碍”。一是做好现金备付工作。加大原封新券投放并合理配置小钞,做好现金收付两条线,认真做实现金“清分”工作,真正做到净化人民币流通环境,让老百姓用上“放心钱”。二是在网点设置“小面额人民币兑换、预约”“不宜流通人民币兑换”服务窗口,优化改造客户排队取号系统,增加小面额人民币及残损币兑换服务叫号按钮,做到单独排号、优先处理,同时在保留线下预约的基础上开通“同城易兑”线上预约办理平台,进一步缩短客户等待时间。三是建立周边商户联络台账、创建“中心圈”商家微信群等形式,建立快速响应及联络机制,为当地群众提供便捷的预约渠道,一个电话、一条微信便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现金服务,为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开启“上门服务”绿色通道,提供必要现金服务。

 

服务宣传多样化,争做现金服务宣传“排头兵”。一是以阵地宣传为支撑,在营业厅、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点)等广泛张贴、摆放宣传海报、折页等,并利用网点LED显示屏和多媒体电视不间断播放反假货币、爱护人民币以及拒收现金等知识,在现金服务示范区内打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二是以集中宣传为拓展,多次与人民银行乐至县支行联合走进商户、走进市场、走进村社等重点场所,向社会公众介绍人民币防伪特征、不宜流通人民币标准及整治拒收现金等相关知识,尤其注重春节前“为民服务  情暖巴蜀”反假货币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人民币流通管理法律法规和反假防伪知识的认识,扩大现金服务示范区创建的影响力,提高群众现金服务获得感。三是以线上宣传为延伸,通过微信群、微信朋友圈转发、分享人民币相关知识,同时利用乐至农商银行微信公众号制作推文,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让金融知识“飞入”百姓家。(/刘懿婵 本刊记者 陈天航  四川乐至农商银行供图)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