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2年第三期

【调查研究】从迭部实践看山区乡村产业发展

发布:2022/03/04 11:43  作者:蒋卓峻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22年3月刊  阅读量:

[摘要]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甘肃省迭部县作为典型的西部山区县,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产业发展,必须立足本地资源合理布局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特色产业发展体系。

[关键词]  乡村振兴;山区县域经济;产业模式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振兴居于“五个振兴”首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也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驱动力。产业兴则百业兴,乡村振兴要靠产业振兴,山区农村底子弱,基础差,整体发展相对滞后,实现山区产业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方式。

 

产业模式和成效

 

甘肃省迭部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长江、黄河水域分界线,藏、汉文化交汇处,甘、川两省交界处。县域内自然、人文景观异彩纷呈,相映生辉,有着“植物王国”和“东方伊甸园、神秘的香巴拉”美誉,曾荣获“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世界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称号。近年来,迭部县坚持“举特色旗,打绿色牌,建生态县”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养、光伏、电商等山区产业模式,做大做强现代农牧和文化旅游两大首位产业,全县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居民人均收入快速增加。

 

——旅游产业模式。旅游产业是迭部县实现全面脱贫,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县域内红色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民族风情独具特色。该县以“景区+乡村”的方式,同步进行景区环境与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村民通过开办藏家乐、农家乐、民宿等服务游客增加收入,从而形成了景村一体、农旅相融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特色种养产业模式。迭部县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培育特色农牧业产品,积极扶持鼓励村民发展中药藏药、羊肚菌种植和蕨麻猪、牦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并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近年引导建立“农户+合作社”的利益模式,产出牦牛藏羊15万余头(只)、蕨麻猪6万余头,建设百亩中药藏药材生产基地、百亩经济林果生产基地10个,盘活了52个村级集体经济。

 

——电商产业模式。将电商市场与乡村对接,提高产品的销售效率,带动村民在关联产业就业。全县目前已建成电子商务运营中心12家,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7个,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43期,受训6000余人次,互联网平台销售羊肚菌、牦牛肉等特色产品上千万元。同时,以“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当地龙头企业森源商贸公司以稳定优惠的价格收购全县各乡镇的特色农牧产品,进行加工后在电商平台销售,帮助农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光伏产业模式。迭部县光照充沛,为开发光伏发电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该县通过扎实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举措,促进了全县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不仅拓宽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也实现了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目前,迭部县已建成了10余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为22个村分红143.81万元,户均增收3000多元。

 

需突破的困境

 

——短板突出。迭部县地处山区且远离中心城市,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资本难以进入,极大限制了城乡要素流动和产业发展。同时,因乡村公共服务机构不健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市场开拓、创业辅导、信息服务、先进技术推广、公共品牌建设等服务严重缺失。

 

——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当地产业虽然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多数产业链较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互融合层次低,产业附加值挖掘不够充分。如旅游产业侧重于开发景区观光,娱乐、吃喝、住行、购物等相关配套不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的“一条龙”服务模式没有形成。另外,当地特色农产品多以原材料供应为主,农产品大多经过初级简单加工后直接进入市场,缺乏精深加工,农产品与其他产业协同效应不够,附加值相对较低。

 

——抵御风险能力弱。迭部县有注册的各类农牧业合作社500余家,大都停留在初期发展阶段,对于产业项目、资金筹措、产品销售都没有明确的系统规划。各项产业与市场联系不够,对市场波动感知弱,市场需求饱和、产品价格下跌等情况,都使得产业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同时,当地自然环境脆弱,泥石流、洪涝、病虫害等灾害时有发生,也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

 

——人才流失严重。近年来,迭部县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山区又缺乏新型职业农牧民、致富带头人等专业人才,随着有经验、有技术的人才不断流失,剩下的人受教育程度整体不高,自我发展能力有限。部分农牧民的种养方式传统,规模化程度小,商品转化率低,部分产业经济效益大打折扣,很难有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振兴对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一是改善软硬件环境,完善山区的交通、通信、水利、物流等基础设施,为实现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是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提升社会协作水平和市场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提高涉及产业振兴的市场开拓、创业辅导、信息服务、先进技术推广、公共品牌建设等公共服务。

 

——构建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条。要拓展加强产业链的广度、深度,将各项产业横向“对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乡村旅游业、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通过开发观光农业、将农产品变为旅游商品,以特色农产品为纽带加强与当地的饭店、藏家乐、旅行社的横向合作,形成横向成网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要在拓展产业链的深度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的上下游,形成产业之间的集聚与联动、纵向一体化发展,使农业向二三产业自然延伸,二三产业向农业逆向渗透,形成发展合力,打造集旅游、电商、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区。

 

——合理规划布局产业,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基层政府要引导并统筹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做到发展思路清楚、经营项目科学合理、市场风险评估到位、风险防控措施有效。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振兴发展思想,根据本乡本村自然地量、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做强有优势、有前景的产业项目。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要加强要素保障,从政策扶持、产业规划、金融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要拓展产业发展融资渠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和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共同构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并顺利衔接乡村振兴。

 

——健全人才保障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培养造就包括农产品加工业生产营销、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农业科技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同时,加大农村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产业健康发展。首先要重视培养本土技术人才,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持续的技术培训,建设以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经理人为核心的热爱家乡的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其次要健全激励机制,多渠道引进乡村发展人才,以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完成学业的年轻人回家乡就业创业,让技能过硬、经验丰富、文化素质高的年轻人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事业。

 

蒋卓峻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