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19第十期

【典型案例】全域旅游 邻水构建“一城三带六区”新格局

发布:2019/09/30 23:32  作者:彭志萍 周淼葭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19年10月刊  阅读量:

拥有“三山夹两槽”独特地貌的四川省邻水县,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邻水县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深入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以建设川渝环渝腹地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和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县为目标,依托景区、产业园区、新农村及其他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以点带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8月9日,《当代县域经济》记者在邻水县的媒体通气会上了解到,仅今年上半年,邻水县就已接待游客3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亿元。目前,邻水县建成了天意谷景区、五华山旅游区等A级景区5个,乡村旅游点15个,星级农家乐30个。


在广安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后,邻水县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切实增强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牢牢把握文化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目标,按照“一城三带六区”文旅融合发展格局,争取通过5年努力,把邻水建成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西部地区重要的休闲度假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邻水县4A景区天意谷.jpg

邻水县4A景区天意谷


旅游发展“一城三带六区”


邻水境内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由西向东呈南北走向平行分布,大洪河、御临河蜿蜒其间,形成了“三山夹两槽”的独特地貌。特殊的地形地貌,孕育了邻水县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以高山、峡谷、溶洞为特色的华蓥山天意谷,有集水、泉、洞为一体具有“十里画廊”之称的御临河小三峡,有千岛迷离的大洪湖,有神秘的倒须沟桫椤林,有林木蓊郁的铜板沟、肖家沟、万峰山林区,有“川东民居活化石”之称的汤巴丘民俗村,有山环水绕、诗意盎然的翡翠峡,还有原始生态、乡土气息浓郁的泥汉坪……


如何让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变成为富民的旅游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邻水县按照“一城三带六区”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为目标,以做实重庆“后花园”文章、深化“全域旅游”为抓手,打好旅游发展大会战。邻水县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实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产业综合体系。


近年来,邻水科学规划旅游蓝图,统筹全域旅游资源,以推进华蓥山大旅游区 邻水单元建设为契机,按照“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全域布局、四季旅游”的思路和川渝两地旅游新高地的定位,把邻水县作为旅游景区全域规划建设,着力构建“一城三带六区”空间布局,将旅游理念贯穿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美丽邻水等各个方面,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


“一城三带六区”的发展格局,是指围绕建设县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核心区,打造华蓥山东麓休闲度假文化旅游发展带、铜锣山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带、明月山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发展带,建设县城背景板-后山谷-天意谷运动休闲文化旅游区、贵人槽-汤巴丘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区、观音-柑子城市近郊李准文化旅游区、高滩川渝合作文化旅游示范区、大洪湖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区、五华山-泥汉坪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区,这将进一步丰富邻水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邻水县城黄桷树公园一览.jpg    

邻水县城黄桷树公园一览    


品牌“走出去”  游客“走进来”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知名度经济”,名气大才能人气旺。因此,邻水旅游要更好的发展,就要培育自己的旅游品牌。在这样的思路下,邻水旅游发展路径逐渐清晰。


近年来,邻水县在创建旅游品牌上,成功打造旅游扶贫示范村10个,民宿达标户39户、乡村旅游合作社46个,培育乡村旅游特色业态20个、评定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30个。同时,加快推进贵人槽乡村旅游区建设,围绕天意谷、五华山旅游区、金凤温泉度假区、清水溪漂流重点建设项目,解决周边贫困群众就业。此外,发挥景区辐射带动作用,指导周边贫困村积极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农产品销售等经营活动,带动五华山村、联合村、金凤村、林果村、跳沟村等贫困村村民脱贫致富。


2019年3月,初春时节,在邻水县观音桥镇、柑子镇的特色产业环线上,一路桃花、李花、油菜花,吸引着游客拍照留念。而邻水县城南镇芭蕉村、花石村依托农业产业园及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铜锣山旅游区,已规划形成九洞水特色农家餐饮文化一条街、杰帝霖山庄及一批星级农家乐和民宿达标户,成为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周边市民乡村旅游的经典线路。不少游客表示,带着家人来这里玩是个不错的选择,大人可以品茶看花,孩子可以捏泥人放风筝。


不仅仅是柑子镇、观音桥镇,还有柳塘乡、丰禾镇等乡镇,都依托桃、李、梨、脐橙等果品采摘、花卉观光等特色产业环线,引导周边农户积极发展民宿旅游,成立专业合作社,打造特色桃源农家乐、高档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建成集观赏、采摘、垂钓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四季采摘园。这是邻水县在培育节庆品牌上的进一步尝试,按照“一分资源、两分策划、三分打造、四分促销”的理念,每年在2个以上地区举办“邻水脐橙文化旅游周”“邻水文化旅游好”等系列推介活动,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走进来”,带动邻果、邻茶、邻食等“邻”字号产品“走出去”,提升文旅品牌知名度。

 

铜锣山旅游产业环线旅游观光平台.jpg

铜锣山旅游产业环线旅游观光平台


旅游扶贫倾注“工匠精神”


邻水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始终聚焦 “两不愁、三保障”,下足“绣花功夫”,倾注“工匠精神”。在旅游扶贫工作中,邻水县对全县152个贫困村逐一摸底调查,将15个资源潜力大、基础较好贫困村纳入了省级旅游扶贫重点村,统筹资金,统一规划建设,打造旅游扶贫示范村。将五华山旅游区沿线、天意谷景区沿线以及观音-冷家-长安片区作为旅游扶贫重点区域,编制了《邻水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邻水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5个规划。将全域旅游与扶贫开发、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先后修建贫困村公路1700余公里,全覆盖铺设水网、电网,实现乡村路、水、电“三通”,改建农村危旧房屋1.5万余户,修缮保护民俗特色村落34个。


围绕景点带动,做实贫困群众增收文章。依托景点带动扶贫,共提供贫困就业岗位1500余个,实现了景点周边贫困群众就近务工,务工收入占家庭收入40%以上。组织旅游企业开展一对一的结对帮扶行动,通过以购代捐、教育培训、聘用务工、困难救助等方式,共帮助12个贫困村350户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乡村旅游带动扶贫,创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2个、乡村旅游民宿达标户39个,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29个,乡村旅游特色业态20个,示范带贫困群众年人均收入高出其他地区近800元。


突出创新机制,拓宽群众长效增收渠道。实施 “旅游业+文化”“旅游业+农业”等“旅游+”行动,大力发展产业、观光采摘、休闲康养等业态,先后建成扶贫产业基地12万亩,各类采摘观光园18个,休闲康养基地3个,实现了文旅、农旅、林旅有机结合。做强村集体经济,以国家投资形成的基础设施入股、村民以土地林地入股共同参与开发,建立 “村集体+业主+农户” “村集体+旅游发展公司+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引进旅游发展公司,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35个,实现村集体、农户、投资企业三方共赢。


本刊记者 彭志萍 周淼葭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