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长子县,历史悠久的古寺庙宇与文物遗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记忆,也为地方文旅融合与产业转型提供了独特的资源。文物不仅是文化的根,更是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的重要依托。作为山西省人大代表、长子县天王寺法兴寺崇庆寺文物所副所长的张宇飞,多年来扎根文物保护一线,用执着和担当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努力让古老文脉焕发新的时代生机。记者近日走进长子县,采访了这位基层代表,深入了解他如何在履职过程中为文保事业代言、为民生福祉奔走。
张宇飞讲述文物故事(席兆平 摄)
在山西省十四届人大历次会议上,张宇飞始终紧扣发展大局和民生关切积极建言。他提出《关于我省“人”字形“国保”文旅线的建议》《关于省道S227长子境内段道路改造项目和省道S228长子县城至丹朱岭段改扩建项目的建议》,着眼于文旅融合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协同改善。第二次会议期间,他提交了《关于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力度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推动长子赵庄2×66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复工建设的建议》等建议,得到了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山西省能源局等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并通过上门调研、实地协商逐步推动落实。第三次会议上,他联名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文旅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建议》被列为2025年度重点办理建议,并受邀参加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在山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服务法》立法调研座谈会。这些履职实践充分展现了他将基层声音转化为政策推动力的努力与成果。
闭会期间,他的脚步同样不停。无论是随代表团赴吕梁、临汾、大同、忻州开展跨区域专题调研,聚焦城市建设、产业转型、文旅融合,还是在潞州区、襄垣县、武乡县等地集中视察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张宇飞都坚持带着问题看、带着思考学,善于在比较中找差距,在借鉴中寻路径。他还主动为来长治调研的各地代表团、政协委员讲解当地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获得了广泛肯定,让长治的文化名片在更大范围传播。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他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守护人,更是文化价值的传播者和讲解员,让更多人真正理解“看得见、留得住、传得下去”的意义。
在联系群众方面,他常年深入代表联络站,倾听百姓声音,了解最直接的民生需求。作为“代言人”,他关注文物保护行业的堵点与难点,努力将一线呼声带到山西省人代会场。比如,有群众反映长子县鲍店镇王史村仙师寺存在不当使用问题和安全隐患,他立即实地查看并协调文物主管部门和长子县政府,最终推动了修缮工作及时开展,赢得了群众认可。正是凭借这种对细节的敏锐观察与对责任的坚守,他不断在基层与会场之间搭建起沟通桥梁,让民意有了回应、让文化有了守护。
从会场建议到调研实践,从群众代言到文化传播,张宇飞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基层人大代表履职的缩影,更是山西县域在文化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寻求平衡与突破的真实写照。(文/图 县域经济网 席兆平)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条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