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资讯

乐山市沙湾区:千年梯田绘新景,农旅融合探新路

发布:2025/05/09 11:18  作者:沙湾融媒  编辑:陈天航  来源:沙湾融媒  阅读量:

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依托“四峨梯田”这一特色“乡愁”,推进农旅融合,打造“回眸千年云上梯田”品牌,探索高山地区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让“乡村振兴”在梯田上落地生根,既留下“乡愁”,又推动发展。

20250507204921.jpg

时隔7年,再次到访沙湾区葫芦镇四峨山村“四峨梯田”,梯田还是那片梯田,梯田已不是那片“梯田”: 环山旅游观光通道依势随行,再也不是那年狭窄难行的“永向前”农房整体提升、风貌改造……“乡愁”已不再衣衫褴褛,山间村落美丽如画;旱地改水田、生产车间“驻”村……“印象大米”从田间到餐桌,生产链联通增收链;精品民宿设计招标、研学基地变“闲”为“产”……新的业态正加速孕育,为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更为可喜,4 月19日,“ 四峨云耕园”微信小程序在朋友圈迅速走红,通过科技的加持,搭建起城乡链接的平台,让城市人走进田园生活、感受农耕文明、体验乡间野趣。位于沙湾区大渡河畔深处的“四峨梯田”,是四川七大最美梯田之一。依托“四峨梯田”这一乡村特色,沙湾区葫芦镇着力推进“旅游+”,引进专业团队,推进农旅融合,让“四峨印象”飞出大山。农产品增质了,农民增收了;产业融合了,“乡愁”留住了……

 “产业+品牌”“四峨印象”走进千家万户

“峨眉四座山,三座在沙湾。”沙湾区葫芦镇四峨山村位于四峨山脚下,海拔985米的地理条件,形成高低错落的“指纹梯田”,诉说汉唐时期屯兵垦田的千年农耕文明。

20250507204935.jpg

“你们的大米刚煮出来开锅就闻到香味了,吃在嘴里特别的绵软,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乐山四峨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鲜正祥收到客户对于“四峨印象”大米的评价,心里感到特别欣慰,那一刻,因为连日赶订单的疲惫感好像都烟消云散了。 

单一的农产品种植难以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唯有完善产业链条、打造自有品牌,才能增强产业竞争力。2017年,四峨山村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注册“四峨印象”商标。  

 2020年,“印象大米”产业扶贫车间建成投用,配备全自动化大米烘干、加工生产线。自此,四峨山村形成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条,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保底收购,农户增收更有保障。 

“四峨印象”大米优质优价,成功地吸引了一批回头客。年初,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订购了1.8吨“四峨印象”大米。2024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销售额28.6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增加6万元。 

但是,四峨山村只有2000亩田、年产稻谷1000吨,决定了水稻产业产值的单一性。如何提升种植收益、实现一块田多个收益? 

一方面,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落实梯田保护,在梯田集中区域实施旱田改水田、小田并大田、林耕置换、土壤改良等,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完善引水系统工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与四川农业大学、市农科院开展高山优质水稻和油菜品种的选育合作,打造示范基地,试种油菜、水稻22 个品种。“要优中选优,选择最适合高山种植、与水稻种植无缝衔接的油菜品种。”村支部书记鲜正祥指着还未收割的油菜示范田告诉记者,“等油菜收割后再插秧,实现一块田两种收益。” 

镇党委、政府将高山水稻种植作为产业振兴的核心,全力建设千亩高山粮油产业基地,已成功创建区级四峨大米+茶叶现代产业园区、市级高山水稻+生猪现代产业园区。今年,四峨山村将积极创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

“特色+旅游”农旅融合吸引游人的目光

“帮我预订10人份。”“今年的工会活动就预订四峨山村。”借助“四峨云耕园”微信小程序的上线,“我在四峨山上有块田”生态稻田认领活动得到消费者认可。 春秋两季,远道而来的摄影发烧友为了拍摄“四峨梯田”的日出美景,借宿村民家中。据介绍,游客来自全国各地,远到湖南、广州等地,他们来了不仅在这里吃、住,离开的时候也会顺带买上许多当地的农产品。除大米、鸡蛋外,活禽、时蔬更是供不应求,周围的农户们也一同增收了。 四峨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涵盖四峨、江村、太平、徐沟、白叶等村,该山片区内拥有始建于明代的花山一、二号古墓,古刹宏音寺,郭朝沛墓和蚂蚁沟瀑布等。此外,四峨山村不仅有因独特的山、水、气候造就的罕见红土梯田,还有800多亩茶园毗邻梯田。因此,四峨山村集农耕文化、茶文化等人文资源与梯田、茶园、森林、古墓古寺等景观资源于一体,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20250507204948.jpg

“绿色发展、生态发展,是四峨山片区的优势所在。我们深挖梯田文化内涵,依托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全力打造田园农文旅融合综合体。”葫芦镇党委书记张霞介绍,“我们以四峨梯田为核心,将其融入沙湾区全域旅游规划,目的就是在绿色、生态的前提下,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破‘ 产业发展’瓶颈,力求留得下‘乡愁’,又致富百姓。”     

 葫芦镇紧扣沙湾区县域副中心发展定位,通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在四峨山村规划建设山顶精品民宿、千年古村农旅区、高山茶园区、梯田核心区。目前,国有公司与社会资本共同合作,将在四峨山村建设民宿集群和农耕研学基地。镇党委、政府全力配合,加快实施场镇人居环境提升、进入四峨山村的道路黑化、道路彩绘等项目,开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吸引游客住下来,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     

 “建宜居宜业千年梯田度假区,发展农旅新业态,对核心区农房进行整体打造,由村集体收储闲置农房,推出米酒工坊、苕粉工坊、稻田咖啡等特色打卡地,真正让游客住得下、留得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杰科告诉记者。     

 农旅融合,田里的“乡愁”越发诱人,山间的“ 美丽”更加迷人,“乡村振兴”的树苗在“四峨梯田”下成长,丰收的花儿在“985”盛开!(文/图 沙湾融媒)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