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资讯

雅安市雨城区:扶贫工作在路上

发布:2018/06/27 15:32  作者:廖晶莹 周淼葭  编辑:潘兴扬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2015年,省级贫困村雅安市雨城区八步乡李家村迎来了一位穿着警服的第一书记——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民警郝益。


从警官到村官,三年多时间里,郝益走遍了全村370户;争取专项扶贫资金500多万元;发展核桃1000亩,蔬菜1000亩……2016年,李家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2017年,李家村人均收入近9000元。


省委组织部近期公布了2017年度四川省贫困村优秀第一书记拟表扬名单,郝益也在其中。“我参与乡村振兴的方式,就是一如既往地做好扶贫工作。”6月22日,郝益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修道路先打基础再谋发展


李家村位于八步乡政府偏西,全村幅员面积8.74平方公里,370户1146人,2014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212人,贫困发生率18.5%。全村地形“七沟八梁”,以山地、坡地为主,道路基础设施落后,通行条件极为不便。


“要致富,先修路”,行路难一直是制约李家村发展的瓶颈。2015年,郝益到村上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让村民彻底脱离了肩挑背扛的时代。


经过多方协调,李家村争取到了交通部门下拨的专项资金37.5万元,并首先实施了村级主干道提升改造工程,在短时间内将李家村将近2公里的主干道扩宽硬化,方便百姓开车通行。同时,为进一步促进李家村产业发展,郝益又争取了移民扶贫局40万元专项资金,在该村三组新建道路近1.2公里,将村道延伸至田间地头。


找项目提高扶贫造血功能


李家村之前一直没有主导产业,传统蔬菜种植业也因交通条件而发展乏力,且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增收致富渠道十分有限。


郝益到岗后,带领村组干部通过实地查看、入户走访、座谈会、坝坝会、党员大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50余条,经梳理、汇总,初步选出核桃、有机蔬菜、蓝莓等意见相对集中的产业项目。


有了发展的思路,郝益根据李家村高山村的现状,组织村“两委”干部对项目进行比选,并请来全村42名党员一起决议,最终大家确定了具有造血功能、辐射带动能力强、党员群众参与度高的核桃种植项目作为党建扶贫示范项目。


2015年,李家村先后获得专项资金80万元,种植核桃1000亩,涵盖了李家村所有农户,产业扶贫初现规模。如今,郝益和李家村的村民一起,等待着核桃成熟带动全村村民增收的那一天。


拓富路全村产业多元发展


千亩核桃是李家村的“希望果”,但从栽下种苗到盛果期需要大约五年。郝益深知,要让李家村群众彻底摆脱贫困,不能只靠核桃,还必须拓宽增收渠道。


郝益将目光瞄向了蔬菜种植。种蔬菜是李家村多年来的传统,李家村的蔬菜因为绿色天然无污染,在市场中口碑较好。在拓宽、打通村级道路的基础上,郝益加强了对村民种植蔬菜的引导,邀请专家为村民讲解蔬菜种植技术,带动村民种起了成片的墨西哥海椒、四季豆、番茄、黄瓜、香菜等。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每亩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


2016年以来,村上引进了两家农业企业,流转土地用于种植猕猴桃、药用玫瑰等经济作物,全村初步实现产业种植发展多元化,造血式扶贫初现成效。此外,郝益还鼓励村民开网店,搞网上销售。李家村三组村民朱昌荣成为了李家村电商销售第一人,他家的紫山药已正式成立“小竹山药”品牌,登录电商平台,迈开了李家村电商销售的第一步。


勤回访做实工作预防返贫


6月20日,53岁的村民王文明家迎来了一个熟悉的客人——郝益。2016年,李家村还有7户贫困户20个贫困村民没有脱贫,王文明家就是其中1户。


几年前,王文明因为摘果子时摔倒而落下残疾,加上家里娃娃小花费大,他成了村里的贫困户。郝益到村后,王家不但完成了危房改造,还把入户路和院坝都硬化了,厨房也实现了“五改一建”。2017年,王文明家成功摘掉穷帽。最近,听说王文明的大女儿已经出嫁,19岁的小女儿在成都务工,家里负担少了,收入主要靠茶叶和核桃,一家人生活比以前好很多,越来越有奔头,郝益脸上露出了笑容。


郝益自2015年驻村任第一书记以来,已经在村上干了三年多,对每个贫困户都有感情,像王文明这种脱贫户,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家里看一看,了解最新情况,帮着解决问题,预防其返贫。“虽然李家村已经整村脱贫,但还需要继续做好巩固提升工作,做实产业,预防村民返贫。”郝益说。


(廖晶莹 周淼葭)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