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临近空间技术与产业大会在资阳举行。
这场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主办的行业盛会落地于此,并非偶然。近年来,锚定“造火箭”和“发射服务”赛道发力,资阳正悄然跻身商业航天舞台,努力成为一位可靠的“太空快递员”。

星河动力资阳基地火箭总装车间

航天电磁发射中心
从“一片空白”到“太空常客”
走进星河动力资阳基地火箭总装车间,行车移动的声响与工人操作工具的声音此起彼伏。自今年1月首次发射以来,“资阳造”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已累计将16颗卫星及1个留轨平台送入太空。
一座川中小城,何以造出商业火箭?
2022年,星河动力新一代固体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落地资阳,就此开启了携手“问天”的星河逐梦之旅,民营商业火箭制造由此成为资阳的产业新赛道。
谷神星一号实现规模化生产、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成功发射、谷神星二号显著降低发射成本,发射单价与200吨级中型液体火箭相当……
星河动力资阳基地一期自2024年8月投产以来,已具备年产10发固体运载火箭的总装生产能力,火箭研发制造技术也在持续创新突破。
目前二期正加紧建设,预计年底完成主体施工,最快可于春节后投产。”四川星河动力副总经理崔品介绍道,二期项目聚焦中型固体运载火箭谷神星二号的研发与量产,计划建设总装总测厂房、部段装配工房、综合保障楼,以满足更复杂火箭型号的研发、生产和测试需求。
埋头造火箭的同时,资阳更把目光投向了更前沿的发射技术。2023年9月,资阳携手“国家队”航天三院,共建西部唯一的商业航天电磁发射研发基地,聚力攻关被视为“下一代发射方式”的电磁弹射技术。
“相当于给火箭安装了一个地面‘弹射器’,有望将发射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基地技术人员这样形容。据悉,该项目已于2025年3月完成设备安装并开展永磁航行实验,6月进行超导航行实验,9月完成可重复电磁发射联合试验验证平台的结题验收。待二期项目建成后,还将为无人机、导弹、空天飞行器等提供试验服务。

星河动力资阳基地火箭总装车间

“资阳造”火箭发射升空
打造“西部商业火箭谷”
“在天府机场落地后,坐地铁20来分钟就到研究院了。”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综合管理部副部长唐志华经常往返北京资阳两地。对他而言,便捷的交通是他选择资阳就职的重要原因。
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资阳深度融入成都都市圈,实践“成都研发+资阳制造”的协同模式,实现了区域优势互补。崔品介绍,企业生产基地落户资阳,研发机构和关键供应链布局成都:“‘资阳造’火箭的许多关键电气产品和核心结构件,都来自成都的企业”。
根据《四川省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成都都市圈是“双核”引领之一,重点布局火箭、卫星、终端设备、地面系统和配套设备的研发制造。资阳被列为成都都市圈“双核引领”关键节点。
运载火箭是整个产业的基础与瓶颈。谁能低成本、高可靠地把载荷送上天,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军民融合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资阳正聚焦产业链中游核心环节——火箭制造与发射服务,推动“火箭总装+电磁发射”双轮驱动,与省内其他市州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目前,资阳已纳入四川省“商业航天及卫星网络”产业新赛道,成为《四川省航天装备产业链专项方案》核心承载地,星河动力进入省级产业链图谱。电磁发射技术被列为全省前沿攻关方向,为产业提供战略定位与资源倾斜。
未来,资阳将持续培优做强星河动力、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为链主的龙头企业,主动引链、补链、强链,积极引进商业航天上下游、左右岸企业,加快打造全市商业航天产业链,全力打造“西部商业火箭谷”。(文/图 资阳临空经济区)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