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申安村,3300亩甘蔗林如绿色海洋般铺展,秋风吹过,甘蔗林沙沙作响,笔直的水泥硬底化产业路淹没在甘蔗林深处。在“双高”(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望着长势喜人的“壮糖六号”,国家税务总局灵山县税务局信息中心副主任、驻申安村第一书记罗旺彬与蔗管员、种植大户施显国表示,今年又是丰收年,随着新品种的推广,今年产量肯定胜过去年。
申安村的甘蔗林(张保军 摄)
申安村曾是贫瘠的代名词。“乡村要振兴,产业须提升。”罗旺彬任申安村驻村第一书记后,经过调研,把甘蔗种植作为申安村增收的主要产业,探索实行“公司订单+甘蔗合作社带动+农民分散承包种植”的发展模式,构建“致富能人带动+甘蔗种子供应+化肥物资配套+技术专家指导+公司保价收购”的产业发展链条。
明确了产业发展模式后,罗旺彬积极动员村里优秀新型职业农民、甘蔗种植大户施显国成立灵山县国大甘蔗生产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龙头,带动群众发展甘蔗产业。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过半农户加入到甘蔗种植中来。村里还邀请农技专家定期走进甘蔗地,与企业签订收购协议,彻底消除了村民“丰产不丰收”的隐忧。
为了促进申安村甘蔗产业发展,罗旺彬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整合资金1800多万元带领村民修建了25条共9.5公里的村(屯)级水泥硬底化道路,新建面积600平方米的公共服务中心和新办公楼,为3300多亩糖料蔗产业园修建硬底化道路及排水渠。
如今,申安村有660户农户投身于“双高”糖料蔗种植,年总产量高达2.6万吨,申安甘蔗产业年产值达1450万元。
“仅靠种植甘蔗难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发展集体企业,发动村民自主创业,多条腿走路,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富起来。”秉持着“一条腿走路不稳”的道理,罗旺彬同步启动了就业帮扶车间。经过招商,村集体经济厂房内开办了灵山申安玩具厂,进一步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的0元增至现在的148万元。
(文/图 中国县域经济报客户端 朱柳蓉 通讯员/张保军 凌樱娜)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条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