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资讯

宁夏泾源县:闽宁协作资金精准滴灌菌菇产业

发布:2025/09/16 15:29  作者:吴舒睿  编辑:车文斌  来源:县域经济网   阅读量:

“在家门口干活,解决了只照顾孩子没活干的难题,每日用品也不用伸手向家里要钱了!”宁夏泾源县照明村菌菇园里,村民马希霞指尖翻飞采摘菌菇,脸上满是笑意。如今在宁夏泾源县,像她这样靠菌菇产业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已超3500人次,小小的菌菇正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菇”。

泾源县菌菇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闽宁协作的有力支撑,更离不开闽宁资金的精准“输血”。作为闽宁协作重点产业,当地不仅引进闽籍企业扎根深耕,更用足闽宁资金完善产业根基。

2021年,泾源县首家闽籍企业宁夏皇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高端苗木种植转型菌菇产业,如今年产值达500—600万元,常年带动60—80人稳定就业;2024年,在企业总经理吕子明推动下,宁夏菇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落户泾源,如今已经建成5个菌菇种植基地,引领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期单日用工超600人,普通工人日均收入120元。

为推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2025年泾源县继续投入795万元闽宁资金,实施闽宁菌菇产业园菌棚建设工程,支持经营主体一次性建成150栋菌菇大棚,单个大棚补贴2.5万元,同步配套给排水网、智能化冷库等基础设施。截至2024年8月底,泾源县已培育种植菌菇10万棒以上的企业10个、合作社16个、示范村18个,巩固提升林下菌菇种植基地11个500亩,当地6家菌棒生产企业产菌棒860万棒,上架菌菇1300万棒,产出各类食用菌7300余吨,销售额近8500万元,菌菇产业已成长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产业要发展,机制是关键。泾源县创新推出“企业+村集体+农户”“村村联营+多元销售+托管服务”“专班推进+订单种植+分层带动”三类联农带农模式,成立菌菇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围绕三类经营主体出台奖补政策,让不同条件的农户都能共享产业红利。

在香水镇,“村村联营”模式让6个村的闲置资源“活”了起来。当地整合650余亩土地、400余万元资金,建成食用菌交易中心、保鲜库、烘干生产线等设施,打造闭环运营链条。58岁的惠台村村民拜春花术后无法干重活,村里安排她在木耳园务工,日均收入80元,解了生活难题;下腰庄村村民惠国强搭起2个小菌棚,在政府6000元补贴支持下,已卖出菌菇8000元,预计总收益达1.3万元,还计划明年扩大种植规模。

销售端同样“多点开花”。泾源县支持企业在厦门建设农特产品展销馆,出台“以奖代补”政策,既鼓励本地餐饮企业、机关食堂采购本地菌菇,又支持企业和村集体开拓河南、山东等地市场,依托闽宁协作平台在福建建立多个代销点。同时,村集体和农户购买菌棒时可与企业签订回购包销协议,彻底解决“卖菇难”顾虑。

2025年,泾源县通过种植、务工等方式带动近3000户群众融入全产业链,1780户农户直接种植295万棒食用菌,户均增收5000元;670户弱劳力、无劳力户依托村集体托管种植95.9万棒,户均年增收3200元左右。从闽宁资金注入到产业集群成型,从多元机制搭建到百姓稳定增收,泾源的“小菌菇”正持续撑起“大民生”,让闽宁协作的红利源源不断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县域经济网 吴舒睿)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