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会泽县五星乡近年来以党建为舵,深耕肉牛产业,从“山间散养”到“全链发展”,从“零星养殖”到“集群壮大”,让“牛经济”成为带动群众增收、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筑牢产业发展“主心骨”,构建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产业要发展,党建是关键。”五星乡将肉牛产业列为基层党建“书记工程”,成立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服务党支部,构建“党支部+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三级联建体系,形成“种养循环、产加销一体”的产业闭环。创新“党组织+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让党旗在产业链上高高飘扬。实现年品种改良1500头、年交易量18万头、年屠宰量3.5万头,建成养殖示范村,铅厂、黑土、大坪子、竹箐4个村完成163户标准化牛舍13920㎡、堆粪棚3480㎡,玉米青贮4360吨、青干草325吨,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6万元,走出了一条“以牛兴业、以牛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激活产业升级“动力源”,构建全链条企业矩阵新业态。从“一家一户散养”到“千百十”三级矩阵联动,五星乡肉牛养殖实现了质的飞跃。按照“小规模、大群体、整村推进”的肉牛养殖发展模式,打造大坪子村千头肉牛养殖场、野猪冲村百头肉牛养殖场,推行“四提供一回收”(提供犊牛、饲料、技术、保险,保底回收),带动约200个家庭牧场户均养殖规模达10头,越来越多农户加入规模化养殖队伍。引进龙头企业云南省华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农垦草业有限公司、云南伊胜商贸有限公司,云南茂琨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目前,华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生产优质冻精800万剂,出栏种牛500余头,产值1.6亿元,利润20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群众300余人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会泽县牛羊交易市场,每周入市交易量3000头以上,高峰日达1700头,吸引新疆、内蒙、贵州等14个省(区)的大量客户到场集中交易,促进了产业链完善。同时肉牛屠宰加工厂年屠宰量5万头以上,每年加工牛干巴、火锅底料、牛油、牛皮共计4000万吨,有效延伸拉长牛产业链,增加群众收入。
夯实产业前行“硬支撑”,构建牛人引领先锋链。五星乡以“家家有明白人、村村有技术员”为目标,在党委政府的引领下,“牛人”保德胜、郜宇洋、张碧坤、杨太磊、马兴友等带领下,组建了6个全产业服务团队(肉牛冻精改良服务团队、动物检疫服务团队、动物疫病防控团队、肉牛养殖技术服务团队、饲草饲料服务团队、市场拓展服务团队),结合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学习把养殖培训班开在活动室、牛圈里、草场上,实地讲解肉牛科学饲养技术、肉牛圈舍建设与饲草料加工、肉牛常见病的防治技术等相关技术要领,致力打造一批会养、能教、肯学的“土专家”。今年,共培训2场次160余人,“请进来教技术、走出去学经验”培育出30余名“土专家”“田秀才”。
五星乡通过“牛产筑基、牛企强链、牛人引领”三维发力,正从传统养殖场向现代产业高地蜕变,为西南山区乡村振兴提供了“以牛破题”的鲜活样本。从“养得好”到“卖得好”,从“单打独斗”到“全链发展”,肉牛产业的红利,正实实在在落进群众口袋,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养殖户户均年增收超2000元,五星乡的肉牛产业正以更强劲的势头崛起。(文/县域经济网 郑义 通讯员/冷彦)
上一篇:资阳安岳:从“靠天晒粮”到“品牌富农”的“兴农密码”
下一篇:创新驱动蹚新路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