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5年以来,资阳市安岳县长河源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当好“联络员”“服务员”“监督员”,为农业产业振兴提供坚实保障,走出一条“代表履职在一线、产业发展加速度”的新路径。
青石村粮、蔬、果复合种植基地。费光强 摄
当好“联络员”
搭建民意直通车 盘活撂荒地焕新生
农业产业发展,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关键。镇人大代表始终扎根基层,主动收集群众意见,搭建起政府与农户沟通的桥梁。
在2025年的镇人代会上,镇党委号召全镇各级人大代表要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辖区实际情况,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镇人大代表马翠在走访青石村时,村民反映该村某柠檬园因经营不善而面临土地撂荒问题。她眉头紧锁,迅速将意见反馈至镇人大,并向镇政府争取政策扶持和资金援助。
“这片地撂荒太可惜了,一定要想办法盘活。”马翠坚定地说。随后,她与其他几名镇人大代表联合村“两委”成员,一起研究制定盘活撂荒地的方案。经过反复商讨,决定招引新的业主规模化发展粮、蔬、果复合种植。
在马翠等人的努力下,300余亩闲置撂荒地成功盘活。如今,这片土地上一片繁忙景象,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5000余人次,务工收入累计达30多万元。看着群众脸上的笑容,马翠欣慰地笑了。
桂香村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建设现场。潘政吉 摄
当好“服务员”
全链条护航项目 南美白对虾“游”进山乡
人大代表不仅反映问题,更要主动参与服务,在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月28日,记者走进资阳市安岳县长河源镇桂香村,资阳市锦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此建设的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现场一片繁忙,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虾苗入塘前的准备工作。
该项目占地250余亩,总投资约1000万元,是资阳市目前规模最大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项目落地前,镇人大精心组织农业方面的县、镇人大代表10余人,深入考察同类项目落地实施的成功经验。考察结束后,代表们又迅速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及群众代表开展座谈。
“这个项目技术要求高,市场也有一定风险,我们得从技术、市场、环保等多维度进行全面分析,确保项目规划科学合理、契合本地实际。”镇人大主席杨科介绍道。
为解决项目用电问题,杨科多次到县电力公司和通贤供电所,咨询开户条件和用电政策,并为其办理用电审批手续。“一定要让项目顺利落地,为咱们镇的农业发展增添新动力。”杨科坚定地说。
人大代表验收民生实事项目。费光强 摄
当好“监督员”
闭环式跟踪问效 筑牢产业“生命线”
为确保惠农政策落地见效,镇人大强化监督职能,对农业项目资金使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兑现等情况开展跟踪问效。
在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中,镇人大创新“代表巡验+专家评估+群众评议”监督机制,组织代表小组全程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当发现部分建设不达标后,代表们立即向镇政府提出整改建议,并督促施工方限期整改。
“民生实事项目必须高质量完成,真正惠及群众。”这是人大代表们的共同心声。此外,人大代表们还定期调研产业扶持资金使用情况,防止挪用、滞留等问题,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如今的长河源镇,柠檬、对虾、粮经复合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镇人大将持续深化“三员”工作机制,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书写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答卷。
“下一步,镇人大将继续发挥代表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迈进,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杨科如是表示。(文/图 安岳融媒 潘政吉)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条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