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一环。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隆昌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金融之力为春耕备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隆昌农业稳产增收,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精准调研,摸清需求“脉络”
普润镇黄荆村的陈某楷,承包了稻田16亩,把农户的荒田利用起来养殖龙虾,由于市场供不应求,老陈准备扩建养殖场,但建设虾场、承包租金、购买虾种……前前后后加起来可要几十万,这可让老陈犯了难。这时,下乡走访的普润支行客户经理了解到这一情况,便向其伸出了橄榄枝,当场通过线上办贷,25万元资金及时到账。
该行早在2024年末便开始行动,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农资企业,逐村前置开展“一村一座谈”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政策宣讲会122场,覆盖92个行政村、3000余户农户,开展全方位的调研摸排工作。通过积极对接农业、畜牧、农机等行业主管部门,全面掌握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和新型职业农民名录并建档立卡,确保金融服务精准到位。同时,利用“整村授信”和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三项评定”工作,进村入户走访,详细了解农户的春耕计划和资金需求。截至2025年2月末,该行共走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96户,覆盖率达100%,已建档评级授信791户,授信金额达3.2亿元,累计投放2.26亿元。
优先保障,畅通资金“血脉”
该行秉持“两个优先、三个到位”的原则,全力保障春耕备耕资金供应。一是优先供应农业生产所需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资金,优先发放农业产业化资金,确保春耕生产不误农时。二是人员到位,分管领导率信贷工作人员深入基层网点,实地调研春耕生产和农贷资金需求,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基层网点。基层信贷人员则深入村社、农户、涉农企业,详细测算资金需求,科学制定资金投放计划。三是资金到位,通过积极组织存款,使用人行货币信贷工具等方式,准备了充足的支农资金。四是措施到位,各基层网点开通支持春耕生产“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手续,开展“送贷上门”等便民行动。同时,重新评级、调整授信额度,引入担保机构,解决专业大户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截至2025年2月末,该行春耕备耕贷款余额达4.24亿元,今年新发放1.32亿元。
创新产品,丰富服务“内涵”
隆昌农商银行不断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以满足不同类型农业主体的多样化需求。一方面,加大与农业农村部门和各乡镇的信息共享,扎实推进“服务实体,走千访万”活动,完善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名录。另一方面,利用财金互动政策,推广“支小惠商贷”“助农振兴贷”“普惠贷”“引领贷”等,因地制宜推出“稻渔贷”“稻虾贷”特色信贷产品。这些产品在贷款额度、利率、还款方式和期限设置上与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和生长经营周期相匹配,提供差异化服务。同时,探索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抵押贷款,丰富融资模式。截至2025年2月末,该行已使用支农再贷款7.39亿元。
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
隆昌农商银行顺势而为,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持续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送码入户、一键贷款”信贷直通专项活动。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引导涉农主体通过“码上振兴”二维码线上办理春耕生产信贷业务,实现无纸质全线上办理贷款,将原小额农贷额度从10万元提高至30万元,随贷随还,大幅提升农户办贷效率和体验。截至2025年2月末,“蜀信e·小额农贷”用户达9754户,余额达13.45亿元。同时,充分发挥“蜀信e·惠生活”电商平台助农惠农优势,优选隆昌特色农产品开展线上销售,帮助当地农户增收致富。此外,在全辖助农取款点布放机具260台,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全面推广POS机具、银联云闪付等多种支付模式,实现农村移动支付无障碍。升级打造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150个,新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13个,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还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隆昌农商银行将继续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以实际行动为春耕备耕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助力农业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文/徐翠 图/隆昌农商银行)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