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清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卫生健康局门口的风还带着寒意,宋某某手中的锦旗却攥得温热。锦旗上“服务于民 尽心尽责”八个金字在晨光中跳动,他一把拉住刚跨进大门的郑林磊并把锦旗送到她手里:“感谢你3天就帮我弟弟讨回了公道!”
这个被失去至亲的悲伤所笼罩的家庭未曾想到,一场涉及死亡赔偿的复杂调解,从开始受理到最终满意结束,仅耗时72小时。
2025年1月20日零点,26岁青年宋某因肠梗阻入院治疗仅14小时离世的噩耗,让某医院走廊弥漫着火药味。家属捶着墙壁质问“为什么不早动手术,保守治疗要了他的命”,院方反复强调“治疗符合规范,肠阻梗并发症是死亡原因”。刚结束夜班调解的郑林磊,迅速往现场赶,搀起瘫坐在地的家属:“我当过17年护士,咱们先把时间线索捋清楚!”
郑林磊
从接手该医疗纠纷后,郑林磊与同事第一时间安抚家属情绪,并封存院方病历,征得医患自愿申请,为查找患者宋某死亡原因,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鉴定。但第二天在第三方鉴定机构到达现场时,患者家属突然改变主意,不愿意宋某尸体检验,自愿与医院进行协商处理。
郑林磊本着尊重逝者,尊重客观事实的角度,借助专家的专业评估意见建议。患者肠梗阻引发致患者死亡。院方在治疗过程中存在延误手术时机过错。了解双方诉求后,郑林磊积极将医患双方引导到岳池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岳池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郑林磊的主持和调解下,逐项分解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抚慰金等赔偿项目,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一次调解就促成医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圆满解决了这起纠纷。
“这不是简单的算术题,每个数字背后都是对生命的交代!”今年39岁的郑林磊很难让人联想到两年前她还是个手足无措的新手。时间倒回2022年11月,已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坚守17年的她,突然接到借调县卫健局的通知。推开传染病防控与医疗应急股办公室门的刹那,哭诉声、电话铃声、拍桌声同时涌来,让她当场怔住。
“刚开始,每个调解类专业术语都让我感到迷茫,无论是调解程序还是证据封存流程,我都掐着法规逐字比对学习。”郑林磊轻抚着如今已卷边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纠纷的鉴定与防范》说道,“刚开始参与调解时压力很大,还曾因措辞不当在调解过程中引发新矛盾,迷茫地抹眼泪,好在有领导同事鼓励和帮助。”
正是这份刻进骨子里的认真,让这个调解“门外汉”半年完成蜕变。白天跟着同事现场学习,晚上抱着司法解释条款逐字研读,理论知识方面她一复一日地钻研学习。实践经验方面她不断积累和复盘,她硬是把专业术语讲成了家常话。
半年后,郑林磊已能独当一面。2023年5月,一名40多岁的女子因在一家诊所输液发生输液反应被转送至县人民医院治疗。在调解这起纠纷时,她迅速与同事到诊所锁定证据,用专业的方式复盘每个环节,发现诊所虽未违反相关诊疗规范,但在消毒隔离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从理论推断上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为积极化解医患矛盾,也为了表达“医者仁心”的仁术,诊所从关心关爱方面给患者支付了转院医疗费。医患双方达成协商意见。圆满化解矛盾纠纷。
在调解方法上,郑林磊始终坚守法律底线,站在第三方客观公正角度,维护医患双方最大权益。她以高度的责任感,把医学知识转化为沟通语言,把法律条文转化为调解工具,把临床经验转化为预防策略。
在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县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粟高明看来,郑林磊凭借专业素养、耐心态度和公正精神,搭建起医患沟通的桥梁。她用智慧与温情化解矛盾,以责任与担当守护和谐,赢得了医患双方的信任与赞誉。
县卫生健康局院落里,树木吐露新绿,仿佛那些经调解员重新连接的信任,正在医患之间绽放新芽。(文/图 岳池融媒 刘婧 张梁)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