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创新不仅关乎医疗健康行业升级,更承载着解决全球性难题的社会使命。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研发周期长、轻资产运营、技术估值难等融资痛点,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逻辑与科创企业的需求存在结构性错配。近年来,资中农商银行积极响应政策,从“资金提供者”转型为“生态赋能者”,通过专业化评估、风险共担和全周期服务,为科创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资中农商银行主动上门对接企业融资服务
四川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奥格”)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基因修饰供体猪研发及临床转化。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基因编辑平台,成功培育出21种基因修饰猪品系,覆盖肾脏、肝脏、心脏瓣膜等器官移植需求,是国内异种器官移植研发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核心成果入选国家“生物医药重大科技专项”,并建成国内首个高标准的医用基因编辑猪产学研基地,形成从基因编辑、种猪繁育到临床前试验的全链条研发能力。
中科奥格尽管技术领先,但由于研发周期漫长,单次试验周期长达3-5年,资金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同时,其轻资产特征突出,企业核心资产为基因猪种群和专利技术,缺乏厂房、设备等传统抵押物,临床试验审批流程复杂,导致融资渠道受限,商业化落地周期远超一般生物医药项目。
资中农商银行以“服务国家战略、培育新兴产业”为使命,针对中科奥格的痛点和需求,在地方政府引导下,该行成立科技金融专班,突破传统信贷逻辑,优化信贷审批机制,主动与当地担保公司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银政企对接机制,降低科创企业融资门槛。2023年底,该为中科奥格量身打造200万元综合授信方案,配套优惠利率及灵活还款计划,精准支持基因编辑平台升级和超洁净设施建设。
随着我国新质生产力培育加速,金融机构需进一步深化与科创企业的战略协同。未来,资中农商银行将以更灵活的金融工具、更开放的生态合作,护航硬科技突破“卡脖子”难题,融入科技创新链条,深化“投贷联动”“人才贷”等创新服务模式,致力于搭建涵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平台,以“敢贷、会贷、愿贷”的担当破解融资瓶颈,激活“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银政企协同"的澎湃合力。(文/图 曾建 林靖汶)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