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载的累积与沉淀,数辈农信人的持续奋斗,怀揣理想、肩负责任、不断进取,用智慧与担当、勤奋与心血铸成了四川农信的金字招牌,四川农信在服务“三农”的大地上燃起了熊熊烈火。农信之火,是服务“三农”的初心传承,是团结协作的胜利之火;农信之光,是聚沙成塔的坚强意志,是散落天地的成就之光。
聚成烈焰 携手奋进
一个成功的队伍,必是历经了磨合才有了坚定。团队精神如火种,需要我们用事业心、责任心共同守护;团队目标如火苗,需要我们用凝聚力、向心力明晰方向;团队力量如火焰,需要我们用积极性、创造性予以助力。所以,烈火的燃烧是因为集体的力量,火焰的持久来源于坚定的信念。
每当酷暑来临之际,古蔺农商行的各营业网点里总是人山人海,数千名学子手持火红的录取通知书纷沓而至。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精神,我行勇担普惠金融的使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精心筹划准备、多方宣传引导,畅通办贷渠道、提供优质服务,以实际行动确保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高质高效完成。通过全行员工的共同努力,2022年共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8,716笔,贷款余额净增8,023.6万元,其中首贷笔数4,607笔,余额净增4,780.47万元。在这之中,城郊支行包揽了近25%的贷款发放与客户维护的重任。作为城区支行,压力与困难并行。拼管理,由支行行长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全力保障助学贷款贷前、贷中、贷后工作的有序推进;拼资源,由年长的客户经理与其平日相熟的村干部进行沟通,有效确保前期宣传能够传递到每家每户;拼服务,由大堂经理做好厅堂引导工作,建立微信群、QQ群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同时,设立饮用水免费供应点,为未完成贷款手续的学生及家长提供爱心面包和牛奶;拼保障,由内勤人员通力合作,确保学生银行卡及手机银行的顺利开立及后期的正常使用;拼效率,由年轻的客户经理加急受理,甚至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保证每一笔贷款以最快的速度成功发放。此时,若将每一个人看作一只小小的火柴,他们都在奋力的燃烧自我,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促使团队的烈焰熊熊燃烧。
散作星光 引领前行
农信网点遍布城乡,农信员工如同满天的星辰,散落大地。那星光,是他在漆黑夜里打着的手电筒,是与家人言语诉相思时忽明忽暗的值班室灯光,也是他在烈日之下流淌的汗水,是她委屈之际强忍的泪水,是他磨破的那双鞋上厚重的泥泞,是她白皙的脸庞上岁月遗留的痕迹。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古蔺农商行始终秉承服务“三农”的初心,肩负“普惠金融、福泽城乡”的重任,扎根农村、深耕力作。党委积极谋划、中层精心计划、全员真抓实干,通过开展“一村一座谈”现场会,广撒网逐户建档、精准筛选建台账,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做到“走出去、请进来”,确保农户有效用信户数有效增长,贷款规模逐步提升,稳步推进“整村授信”工作。
在农信,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不分性别、不分年龄,每位员工都可以是“能文能武”的大将之才,每位员工都可以是“能屈能伸”的可塑之才,一个人也能攀高山、涉浅滩,一个人也能运筹帷幄、化解难题,一个人也能独当一面、雷厉风行。从畏畏缩缩的机械式应答式回复,到如今侃侃而谈,为客户量身推荐产品、分析利与弊,从第一脚踏进泥泞时的纠结不安,到如今化身乡村“活地图”,挨家挨户交谈甚欢,每个人都在工作中进步、成长。
七十载初心不改,是农信人将贴心的服务传递到千家万户,是农信人用辛劳的足迹踏遍了田间地头,是农信人以科技创新奏响了发展颂歌,是农信人以普惠金融绘就了致富蓝图。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聚为熊熊烈火时,我们定是认准方向、顺应火势的火把,齐心协力、共创辉煌;散作漫天星辰时,我们争做星辰大海中的启明星,勇挑重担、发光发热!
关注官网微信